2024年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营收将超过1300亿元

人民网成都4月24日电 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四川在推进人工智能以及相关的做法和成效是什么?今日,2024年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学华介绍相关情况。
据介绍,四川将人工智能产业链列为全省重点推进的15条产业链之一,由省政府领导担任链长,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产业链的协调、推动和监督落实等工作。以成都市、绵阳市为主要承载地,德阳、自贡、南充等11个市为协同发展地,建立了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
“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营收将超过13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5%。”陈学华介绍,具体在5个方面发力:
在科技攻关方面,围绕人工智能产业细分领域,如先进算力、类脑智能、智能机器人、无人机、行业垂直大模型等关键技术问题,部署科技攻关项目70余个,投入财政科技专项经费近3.5亿元,已取得一些标志性成果,如全球领先的液冷服务器和国产高性能DCU芯片。
在算力数据方面,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省内外运营商、龙头企业在四川建设算力基础设施,构建算力服务调度平台,提升算力使用效率,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算力资源。成都已成为全国第二个超算、智算中心同时运营的城市,目前可用算力规模为13.4E Flops,预计年底前将达到25E Flops。
在应用场景方面,坚持以场景育成助力产业发展,推动政府、企业开放应用场景,组织和开展了多场“人工智能+”场景供需对接活动。重点支持工业制造、应急救援、养老康复等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已发布的34个行业大模型已在这些领域步入实际应用。
在企业培育方面,针对人工智能产业的细分领域遴选链主企业,以“1+3”模式给予重磅支持,即支持链主企业、建立创新联合体、支持省级创新平台建设和支持建设产业联盟。同时开展明星企业的路演活动,以市场化方式遴选明星企业,推荐20家企业参加路演活动,由金融机构投票,政府以“一企一策”方式共建,加速推动这些企业成长为明星企业。目前,四川人工智能企业已达到1300余家,基本形成了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在产业生态打造方面,围绕企业最急迫、发展最急需解决的科技攻关、场景开放、算力供给、要素保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出台了《四川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若干政策》,计划3年投入12亿元,为产业发展提供高度匹配、专业管用的政策工具包;同时,召开了产业链发布会、路演会等一系列活动,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造势赋能。
“人工智能产业是一个新兴的领域,相信我省一定会早日建成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第四极。”陈学华表示。(赵祖乐、陈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