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高质量脉搏 蓄势赋能建设“美丽富裕幸福新金川”

人民网成都4月24日电 (王凡、实习生李岢洋)今日,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金川专场,金川县委书记郭素梅围绕“紧扣高质量脉搏,蓄势赋能美丽富裕幸福新金川建设”作介绍并答问。
近年来,阿坝州金川县坚持点状突破、项目牵引、分线作战、合力攻坚不动摇,坚定不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获评“四川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县”,是四川省首批阶段性摆脱欠发达县域地位的5个县之一,“美丽富裕幸福新金川”建设可感可及,实现了3个变化。
发布会现场。实习生李岢洋摄
从“生态颜值”到“全域风景”的精彩蝶变
金川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生态成为最亮丽的底色,美丽金川绿色发展基底不断夯实
一是生态环境显著提升。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综合治理水土流失2万余亩,完成防沙治沙、天然草原改良等生态综合治理19.5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3.42%、天然草原覆盖率达85.6%,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声环境、土壤“双地”安全利用达标率均为100%。
二是城乡面貌日趋改善。以全州城乡环境质量三年提升行动为抓手,创新开展“2+5”专项整治工作,县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均已达100%、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6%,“远者来近者悦”的城乡新环境进一步塑造。
三是绿色开发成效彰显。锚定“建设锂资源绿色开发基地和清洁能源生态开发基地”两个总定位,稳步推进矿山水电绿色开发,探索光伏建设“草光互补”“牧光互补”模式,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叠加,让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新路子。
金川特产。实习生李岢洋摄
从“稳中有进”到“进中向优”的华丽突围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百姓富。以创新为笔,绘就产业融合的新图景,富裕金川产业融合动能持续迸发。
一是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立足“一果一畜”基底,稳步推进梨园景区化、梨果产业化、梨业品牌化、三产一体化,4万余亩优质雪梨基地全面提档升级,梨现代农业园区升级省级四星,开发出雪梨膏、雪梨酒、雪梨气泡水等20余款深加工产品,雪梨产业年产值突破4.2亿元,雪梨种植户人均增收达1800余元,让“小梨子”成为“致富果”。有序推动金川粮蔬现代农业园区、金川牦牛现代农业园区等提档升级,积极引进冷水鱼养殖、鹌鹑养殖等新业态,全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是绿色工业动能澎湃。突出“水”“光”互补、“电”“网”并进,大力推进双江口、金川、绰斯甲电站建设,今年3个电站都将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稳慎推进锂矿开发,有序推进李家沟、业隆沟锂辉石矿采选项目生产,年产能超25万吨锂精矿,积极对接成阿、德阿“飞地园区”向外拓展借力,推动锂矿开发全产业链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
阿坝州首个大型集中式“光伏+储能”电站—嘎斯都光伏一期20万千瓦全容量投产,2个光伏储备项目加速推进,预计2025年光伏总装机突破90万千瓦,清洁能源正成为金川发展的“绿色引擎”。
三是文旅产业蓬勃发展。聚焦“一花一叶”优势资源,推出“春赏花、夏品果、秋观叶、冬沐阳”特色旅游品牌,马奈白纳溪、安宁木马山社特色民宿集群雏形初显,撬动社会资本4200余万元,“新村民”催生出了民宿产业“新业态”。“梨花季”“红叶季”“锅庄大赛”等系列活动激活徒步露营、非遗互动、农产品展销等消费“新场景”,以文促旅引客、以旅兴农富民实现具象化,让“高原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
从“民之所盼”到“民之所赞”的温情转变
金川县始终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幸福金川民生福祉温度触手可及。
一是普惠服务全面提升。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撤并整合7所学校,教育资源实现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级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初步建成。出台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十三条措施,以就业之稳促进社会之稳、民心之稳。
二是社会治理精准高效。依托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高效落实“微网实格”,1300余名党员常驻格中,125个人民调解委员会、667名调解员作用有效发挥,推动“党建网”与“治理网”双网合一。49个“智慧小区”建成运行,基层治理立体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是文明风尚浸润心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常态化开展“孝善和俭”道德传扬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了像“中国好人”罗从兵同志、“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何小青同志等为代表的基层先进模范。如今,“学习先进、争当先锋”在全县蔚然成风,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凝聚起立足岗位、苦干实干的奋进力量。
素有“阿坝江南”美誉的金川县地处川西北高原、阿坝州西南缘,不仅是幅员5550平方公里的生态宝地,更是14个民族6.6万群众共同守护的美丽家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