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社会

乡村画师免费为村民画墙绘 “希望成都更多的乡村能被看见”

2025年04月24日08:15 |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小字号

原标题:“希望成都更多的乡村能被看见”

  今年3月,成都大邑的外地女婿、从事墙绘工作17年的余志甫做了一件让村里人瞩目的事,他以扫把、抹布为笔,以村民房舍的墙面为布,免费为村民画画,有的是熊猫放风筝、有的是小孩赶大鹅、也有国风女孩晒太阳……

  4月21日,余志甫告诉记者,未来他想通过自己的画作,将成都周边的部分村庄打造成网红打卡地,并且让自己的画作去到更多的村落。

  墙绘师挣脱束缚在大邑绘画

  4月21日,成都大邑庙湾村,村民罗凤琼站在门口的凉亭处,时不时扫一眼自家墙上的那幅画,画中是一个小男孩,戴着斗笠穿着水鞋在稻田里赶大鹅。“我也有个孙子,跟画中的男孩差不多大,平时在城里上学,看到这幅画总能让我想起他。”罗凤琼说,“这是余师傅免费给我画的,我很喜欢!”

  罗凤琼所说的“余师傅”,就是余志甫,作为一名墙绘工作者,“以前的画作内容都是甲方要求的,很多时候没有自我发挥的空间。”余志甫说,“我想挣脱甲方的束缚,做自己画作的主人。”

  “今年过完年之后,我就在大邑县这边四处寻找适合作画的村舍,之所以选择大邑,是因为这里是我爱人的老家。”余志甫说,从一开始的自行寻找墙壁、主动和村民沟通,到后来连村里的工作人员也帮他寻找合适的地点,“从3月到现在已经画了近10幅壁画,各种题材都有。”

  村民认可是画画动力

  余志甫的乡村绘画始于一幅大熊猫放风筝,当时的他在庙湾村找到了一面顶部呈三角形的墙,他原计划画的是熊猫吃竹子,但画到中途他改变了主意。

  据了解,庙湾村所在的王泗镇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风筝),非遗风筝文化历史悠久,今年3月20日,第二十二届风筝荟在庙湾村举行,“看到天上的风筝,我临时将大熊猫手里的竹子改成了风筝线,并且将远处农田里放风筝的人都放进了画里。”余志甫说。

  第一幅画,余志甫用了3天来完成,“在我画画的时候,隔壁一对年迈的夫妇总会陪着我,然后在11点左右就来叫我去吃午饭,用他们的方式表达着对我的认可,我很开心。”

  文央在村里开了一家制作扫把的家庭作坊,一天有约200元的收入,看到余志甫给村民们画的画后,很是心动,于是找到余志甫,谈了自己的想法。之后,余志甫用泼墨法画了仙鹤。“我喜欢山水,所以他以山水为背景画了两只鹤。”文央说。

  画画的过程中,余志甫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基本在哪家画画就会被邀请到家里吃饭,村民都非常热情,甚至到后来,他们只要看到我,就会邀请我到家里去做客!”余志甫说,“他们的认可是我画画的动力,我希望未来创作的作品都能融入当地家庭。”

  希望吸引更多人回乡创业

  今年是余志甫从事墙绘工作的第17个年头,“这些年来,可能已经画了1000多面墙。”余志甫说,“工作中的墙绘,一般收费约200元一平方米,却不能画自己想画的。”

  如今的他,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绘画过程,已有几百名粉丝给其私信,希望他去画画,其中不乏表示可以付费。

  一边画画,余志甫也在构思着未来,“我希望成都更多的乡村能被看见,以此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到乡村创业。近期,我想找一片比较集中的村舍,用我的画将其打造成一个网红打卡点;而更远的想法,希望在成都乡村的土地上,留下我的足迹。”(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闫晓峰)

(责编:章华维、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