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从小出租屋起步,近8年时间,鱼泡科技旗下招聘平台从成都走向全国

“卷”进蓝领招聘赛道 这家川企要做蓝领求职“好工友”

2025年04月22日08:17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卷”进蓝领招聘赛道 这家川企要做蓝领求职“好工友”

工作中的鱼泡科技研发工程师团队。 受访者供图

  川企大调研44 民企有π

  ●近8年时间,鱼泡科技团队成员从兼职人员发展到超千名全职员工

  ●鱼泡直聘目前是招聘求职类App第四,蓝领招聘领域第一

  屏幕上,热门求职工种、招聘工种、求职工种薪资等数据一览无余。乍一看与其他互联网招聘平台无异,细看屏幕上的关键词却有不同:电焊工、钢筋工、腻子工、后厨……很明显,这是一家专注蓝领就业的招聘平台。

  近日,记者来到成都鱼泡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公司的气息扑面而来——研发工程师对着电脑敲代码,“鱼泡直聘就业大数据平台”数据不断跳跃更新,墙上“服务蓝领的高效工作平台”标语很显眼。为何要专注蓝领就业?这家公司又走过怎样的历程?

  民企有π

  空白与蓝海 蓝领群体规模大求职效率低,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

  “鱼泡是鱼调节浮力的‘小气球’,起到平衡作用,帮助鱼儿在海里畅游。我们希望平台也像鱼泡一样,做蓝领求职者的‘好工友’,帮助他们畅游职场”

  数字化时代,线上求职成为重要渠道之一,各类招聘软件应运而生,高效便捷地为招聘者和求职者“搭线”。2017年,鱼泡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周峰注意到,互联网招聘平台中,针对蓝领赛道的垂类产品还是空白,在线招聘没有覆盖到农民工群体。与此同时,这一群体的信息化水平在持续提高。

  “我老家内江市资中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家人常年在建筑工地打工,所以我很清楚工地招工有多传统。”周峰说,蓝领找工作主要是通过身边熟人、包工头介绍,或者就在天桥下、马路边等活儿,找工作信息不对称、效率低且匹配难。

  我国蓝领群体规模庞大。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蓝领就业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蓝领群体规模达4.25亿人。“前期调研时,我们发现蓝领年均换工作8到9次,白领招聘线上覆盖率为55%,蓝领招聘线上覆盖率却不足20%,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周峰说。

  聚焦蓝领求职痛点和行业短板,周峰决定开发专门服务蓝领就业的招聘平台,并为其取名为“鱼泡”。“鱼泡是鱼调节浮力的‘小气球’,起到平衡作用,帮助鱼儿在海里畅游。我们希望平台也像鱼泡一样,做蓝领求职者的‘好工友’,帮助他们畅游职场。”周峰介绍。

  于是,在成都市双流区的一间出租屋里,鱼泡科技正式成立。“最初的客户是我们一个个跑出来的,先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发布招聘信息,‘撮合’供需两方,然后发展社群,由最初一批使用者‘老带新’,再逐渐搭建APP,成为一个成熟的招聘平台。”周峰说。

  “平台的优化提升离不开用户帮助。”周峰以职业分类举例,蓝领工种分得很细,有些他们都不太懂,如焊工分二保焊、氩弧焊等,部分还会有方言别称。“我们基于用户的建议和反馈,如哪些类型分错了,或者哪些搜索词是挂钩的,完善用户服务,进一步吸引自然流量涌入平台和更多企业入驻招工。”

  成长与壮大 从小出租屋起步,做到行业第一梯队

  “目前是招聘求职类App第四,蓝领招聘领域第一……近年来,我们的研发强度稳定在18%,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

  从小出租屋起步,近8年时间,鱼泡科技团队成员从兼职人员发展到超千名全职员工,旗下招聘平台从成都走向全国。

  回首公司发展历程,周峰提到两个关键年份:2019年和2023年。

  2019年,鱼泡科技决定开发鱼泡直聘App。“当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拉新’裂变,已有900多万初始用户矩阵,我们觉得,是时候开发自己的客户端了。”周峰说,两年后,鱼泡科技获得2亿元融资,公司得以进一步“招兵买马”,发展壮大。

  不过,在2023年,高速成长的企业脚步却慢了下来。“以前每年营业收入都是翻倍增长,但到这一年只有一位数的增长。”周峰说,平台之前主要做工程行业招聘。根据行业形势,他们将工程业务弱化到总业务的两成左右,并增加制造业和服务业招聘,做全品类的招聘平台。

  经过多年发展,鱼泡直聘做到行业第一梯队。“目前是招聘求职类App第四,蓝领招聘领域第一。”周峰说,截至目前,鱼泡直聘提供岗位涵盖工程、制造、物流运输及生活服务等行业,日活跃用户400万。

  “近年来,我们的研发强度稳定在18%,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周峰说,平台算法一直在升级,平台页面设计保持简单,没有增加游戏或社交等功能。“我们希望把简单留给用户、把复杂留给算法,用技术深挖一尺,让效率跨越一程。”

  AI与未来 卷“撮合效率”,利用AI算法提高岗位人才匹配精准度

  “利用AI算法,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推荐等手段,在匹配效率、岗位推荐等环节可发挥关键作用,为求职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这几年,多家互联网招聘平台也注意到庞大的蓝领市场,“卷”进蓝领招聘赛道,通过将招工“搬”进直播间、设置岗位主题模块等形式,重构蓝领招聘市场,为蓝领劳动者就业、企业招聘打开一扇新窗。

  “以前靠老乡带、包工头喊,现在打开手机,借助各类招聘平台,手机上能看工作环境,可能一个电话就能找到工作,求职变得便捷了。”建筑工人冯海峰说,他现在手上的电工活,就是通过手机上招聘平台找到的。

  不论招聘形式如何,招聘作为一项“人找人”的复杂生意,卷“撮合效率”,是招聘平台不变的重点。

  当下,周峰和团队正忙着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岗位和人才的匹配精准度。放眼整个招聘行业,AI潮正对行业产生深刻影响。根据职场平台领英发布的报告,“AI应用的加速渗透”“招聘质量的重要性”,成为2024年全球招聘领域关注的两大焦点。

  “利用AI算法,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推荐等手段,在匹配效率、岗位推荐等环节可发挥关键作用,为求职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周峰说,如AI技术可以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了解他们的技能水平、工作经验等信息,然后准确理解求职者或招聘方的真实意图,为用户匹配适合的岗位信息和企业资源。

  具体而言,对蓝领求职者,AI辅助的职位搜索功能,不用输入特定关键词,用自然语言提问即可获得精准推荐。对招聘方来说,借助AI带来的相关功能,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招聘流程,节省时间和精力。未来,还可能实现模拟面试等功能。

  “通过对人岗匹配结果的长期观察和行业发展研究,还能深入分析工种间工人的迁移变化,进一步提高人岗匹配效率和精准度。”周峰说,AI技术在提升招聘效率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有π论

  做对选择保持学习 在红海中找到蓝海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若晔

  “做对选择”“保持学习”,采访过程中,鱼泡科技董事长周峰不断重复这两个关键词,这是他创业路上的两个“锦囊妙计”。

  从大学开始,周峰就在创业道路上打拼。回看鱼泡科技成长史,正是这两个“锦囊妙计”的注脚。在各大线上招聘平台扎堆白领、金领赛道“贴身肉搏”时,周峰选择下沉市场,看到家乡农民工“天桥蹲活”的痛点,看到招聘体量庞大、需求旺盛的蓝领工人群体。

  “精选赛道,在红海中找到蓝海机会。”在周峰看来,创业路上,既要“见趋势之快”,更需“挖需求之深”。通过在需求洼地“率先插旗”、差异化路径开辟新战场,深耕蓝领求职垂直领域。几年时间,鱼泡直聘做到行业头部,成为蓝领劳动者的“职业伙伴”。

  进入市场,抢占先机,并不意味着建起了竞争“护城河”。互联网招聘平台兴起以来,一直以各种方式服务大众,行业随时在变化与洗牌。瞄准庞大的蓝领招聘市场,“老将”布局、“新人”进入。“肯定有危机感。”周峰坦言,招聘平台“高手”林立,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保持学习很重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技术,才能不掉队、不落伍,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现在招聘行业正向数字化、智能化“进化”,AI、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会越来越广,基于AI技术打造智能匹配机制,进一步提高在线招聘效率已成趋势。

  在企业管理上,周峰也在不断学习。他的桌边,放着厚厚一摞组织管理类书籍。“合理的组织架构,恰当的激励方式,能够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开发更好的产品给用户。”周峰说。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若晔 吴聃

(责编:袁菡苓、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