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市州

数字化助力“山花”绽放于乌蒙深处 育希望之花

2025年04月20日10:43 |
小字号

在川黔交界的乌蒙山区,一朵朵“山花”正迎着春风绽放。2024年8月,在中共古蔺县委社工部、古蔺县关工委的指导和成都市锦基金的支持下,古蔺点燃公益发起“山花女童一帮一”项目,以“数字化管理、精准帮扶、长效赋能”的创新模式,助力山区女童摆脱青春期教育困境。截至2025年4月,项目累计撬动社会资源67余万元,覆盖古蔺县2个乡镇、11所中小学,惠及480余名女童,一组组详实的数据勾勒出山区女童成长路上的温暖轨迹。

数字化引航,爱心汇聚助成长。今年3月,Z女士通过腾讯公益平台与我们取得联系,表达了对山区女童的帮扶意愿。尽管自己还在上学,她却毫不犹豫地一次性资助了四名女生,并承诺长期帮扶。她表示希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更多女孩走出大山,打破困于小县城的局限,追求更广阔的人生。她坚信,女性只有通过知识和经济独立,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婚姻和家庭所束缚。

Z女士对我们的信任,源于腾讯公益平台的数字化管理。她提到,筹款卡片上的信息全面且透明,每一笔费用的支出方向都有明确明细,善款去向公开透明可查。受助学生家庭信息完整,还附有家庭情况的照片,让她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山区女童们的生活环境。此外,每次项目有进展反馈,她都能及时收到,这让她对捐赠的去向和效果一目了然。

除了Z女士,还有一些捐赠人因项目的透明管理对项目提高兴趣,计划进行实地探访,与“山花”们近距离接触。这种透明和开放的管理方式,不仅让捐赠人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受助对象的真实情况,也让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到自己的爱心如何转化为孩子们的成长动力。

数字化赋能,让资助“触手可及”。小玲是“山花”中的一员,她家距离县城52公里,家中4个孩子都在上学,父母文化程度有限,外出打工收入微薄,爷爷奶奶身体也不太好,还得照顾90多岁的祖父,家庭负担较重。

为了让孩子们的“助力金”能及时到账,执行机构的一线工作人员亲自来到小玲等学生家中。不仅给孩子们上了青春期教育课,还手把手教家长使用腾讯公益的数字化工具做人脸识别认证。小玲爷爷听说认证后资助金能直接到微信账户,特别惊讶:“钱真的能直接到微信上?不用去银行取了?”家长们很高兴,因为以往得到的资助,钱大多是打到银行卡,很多家长为省钱没有开通银行卡短信通知,也不知道钱啥时候能到账,每次都要等很久,得到通知后,还得专门跑一趟银行柜台去确认。有的家庭离银行很远,来回一趟很不方便,只能等赶集的时候再去;有的家长不会用自助取款机,每次取钱都要排很久的队去柜台,或者找别人帮忙,过程十分麻烦。

如今,腾讯公益的数字化工具让资助变得“触手可及”。家长们只需通过手机操作,资助金就能直接到账,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也让孩子们能够更安心地学习。这种便捷的资助方式,让家长们感到惊喜。

数字化提速,让工作更高效。数字化执行工具的运用,为一线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成为提升工作效率的“利器”。以往,资金拨付流程繁琐复杂:工作人员需要对接多方,收集受助人的银行卡信息,向基金会申请拨款,将款项打给学校,学校再逐一打到学生或家长银行卡上。学生收到款项后,还需与家长确认,这一过程耗时费力。有时银行卡信息有误,需重新核实,学生上课期间无法联系家人,只能等到周末才能提供准确卡号,导致拨款进度滞后。款项拨付后,学校还需反馈打款清单证明,执行机构工作人员收集整理后,再向捐赠人汇报财务进展。从申请拨款到向捐赠人反馈,往往需要一两个月,而捐赠人从资助开始就一直翘首以盼,等待时间更为漫长。

如今,数字化工具的应用让这一切变得高效便捷。资金拨付后,捐赠人会立即收到拨付提醒,能够直观地看到捐赠进度,捐赠的每一步都清晰可见。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捐赠体验,也解放了一线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受助女童身上,为“山花”们提供更贴心、更精准的帮助。

对于山区女童而言,经济困难是求学路上的一大阻碍。“山花女童一帮一”精准施策,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为女童们筹集资金。截至目前,已通过数字化工具为150名女童发放助力金超过11万元;累计发放“关爱包”309份,开展21场青春期教育课堂,入户回访20余人次。当每一份善意都精准抵达,当每一朵“山花”都被赋予绽放的力量,乡村振兴便有了最具温暖、最坚实的注脚。这簇始于公益之心的星火,终将照亮乌蒙山野,见证千万朵“山花”傲然绽放的盛景。

来源:古蔺融媒

(责编:李强强、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