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春启文旅新章 千人行旅解码蔺州“双面”
2025年04月20日13:44 |

当千张方桌沿赤水河次第铺展,当苗家芦笙在千年溶洞里交响共鸣,赤水河畔迸发文旅新势能。4月19日,由1508名游客组成的"地质奇观+红色记忆"双循环动线旅游团,深入古蔺县箭竹大黑洞、太平古镇间,以旅行为载体展开时空对话,用创新业态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
晨光初破,箭竹苗乡的拦门酒已斟满准备迎客。大黑洞景区内,千年暗河在七彩光影中低吟,地心列车载着游客穿越2.5亿年的地质史诗。"每处岩层都是自然编年史。"来自江阳区的张维维在苗纹装饰的溶洞广场定格家族记忆。
赤水河古渡见证红色文旅新叙事。正午时分,128米朱红长桌沿太平古镇青石街巷蜿蜒,红军饭、苗家九大碗与古蔺麻辣鸡构建味觉史诗。餐具轻响间,军民鱼水情在当代续写新章。
"这是压力测试,更是服务体系升级战。"县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刘贞春解析数据背后的产业脉动:单日创下旅行社组团量(1508人)、红色长桌长度(128米)、特色餐饮消费(967份红军餐)三项纪录。衍生经济效应显著——红军面块日销500碗,古蔺腊肉两度补货,景区民宿催生"午间钟点房"新业态。更深远的文化裂变正在发生:洞乡苗寨篝火晚会预订火爆,古镇咖啡厅加速装修,苗乡蜡染研学列入3校课程。
站在客流增幅20%的一季度数据高地,刘贞春勾勒"引客入蔺"2.0战略:深化地质与红色IP开发,构建差异化体验矩阵;联动县域文旅资源,打造主题产品组合;以科技赋能文化体验,让新业态对话旧马灯,令蓝靛清香交织长桌烟火。
这场春日之约印证:文旅融合绝非场景堆砌,而是以创新为媒唤醒历史记忆、重构文化基因、催化经济质变的新叙事。当古蔺从地质年轮走向红色纪年,从苗乡秘境迈向业态创新,一幅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清明上河图正在赤水河畔渐次晕染。
来源:古蔺融媒
(责编:李强强、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