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翠屏:多措并举 为古树名木撑起“法治保护伞”

连日来,宜宾市翠屏区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多措并举,为古树名木撑起“法治保护伞”,让这些见证历史的绿色“活文物”焕发新生机。
今年3月1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开始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规范,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意义重大。
3月31日,翠屏区林业和竹业局联合翠屏区人民法院在白花镇开展主题活动,通过普法宣传、挂牌等形式,为古树名木撑起“法治保护伞”。
在宜宾市一曼中学校内,工作人员对1300余名师生进行了“古树保护的意义与科学方法”宣讲、《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法院“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令》宣读,并为校园内两棵树龄逾170年的樟树进行司法挂牌保护。活动现场,数名学生参与承诺签名,让法治精神与生态理念在校园里扎根,让百年古樟与百年树人的梦想共同生长。
在白花镇一曼故居,工作人员为区内唯一一株名木桢楠挂上司法保护标识牌,司法人员进村社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这株高耸入云的桢楠树,是赵一曼幼时亲手栽植,如今树高已有23余米,胸径达71厘米,根系遒劲有力,牢牢抓握在山岩之上。“我们希望通过持续法律保护和公众教育,确保古树名木得到长期有效的保护,为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翠屏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肖必春表示。
近年来,宜宾市翠屏区积极探索古树名木保护机制,将古树名木纳入林长制考核工作,以林长制加古树名木保护模式,为古树名木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将古树名木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保护工作提供资金支持。翠屏区现有古树名木214株,其中名木1株、一级古树1株、二级古树10株、三级古树202株。
未来,宜宾市翠屏区将创新开展古树名木认养活动,探索“机关、社团、个人+古树名木认养”等新模式,积极开展古树名木宣传保护及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完善“一树一牌”“一树一策”“一树一档”管护措施,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和电子数据库,动态、监测保护古树名木,切实筑牢古树名木保护生态屏障。(刘怡)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