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小时过境免签满三月 成都有“入境游产品策划师”订单猛增70%
发力入境游 成都如何更进一步?

China Travel,正从流量密码转化为不少年轻人的财富密码。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活跃着大量以“入境游”产品策划为主的工作室,秦茂就从事着“入境游产品策划师”这样一个很酷的新职业。
“3月的订单很早就已经‘爆仓’了,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团,大多是人数在4到14人之间的精品小团,客单价基本维持在每人每天1000~3000元。”从去年7月投身成都入境游市场,秦茂已经是这条赛道上的“老玩家”,其创立的Chengdu Explorer单月营业额相比去年实现了翻番,近期每月接待游客稳定超60组。
入境游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得益于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及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和密集的国际航班。数据显示,自2024年12月17日我国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成都口岸入境外国人17.1万人次,同比增长46.3%,来川外国人21.4万人次,同比增长72.6%,240小时区域联动效应明显。成都也被称为最适合外国人“解锁”中国游的“新手村”之一。
成都何以成为外国游客心中的中国入境游第一站?作为外国游客探索中国的“新手村”,该如何从单纯的“流量入口”向“文化窗口”转变?又该如何带动更多城市成为“下一站”?
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46.3% 成都为何“硬控”境外游客?
“今年以来,成都入境游持续保持火爆态势,仅3月的订单就比去年12月增长了70%,高峰时一天有4、5个团平行发团。”秦茂感受到了传统印象中的入境游淡季正在向旺季转变。另一家成都旅行社负责国际旅游业务的负责人也有相同的感触,其所在的旅行社,2月和3月的入境游,成都的游客量是1月的3倍以上。数据显示,自2024年12月17日我国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成都口岸入境外国人17.1万人次,同比增长46.3%,来川外国人21.4万人次,同比增长72.6%。
成都凭什么“硬控”境外游客?要回答这一问题,不少人会这样来概括:成都文旅资源丰富、国际航班密集、国际知名度高等等,被境外游客列入中国必打卡城市顺理成章。然而,若以秦茂主理的Chengdu Explorer作为样本观察,就会发现答案没那么简单。
“去年9月、10月的客源主要还是来自欧洲和澳洲,进入11月底之后基本上是来自马来西亚、泰国的东南亚客人。”秦茂笑着说,今年东南亚游客,特别是新加坡客人来蓉热情持续高涨,甚至有不少游客将赏樱花的目的地从日本改成了九寨沟。或许正因不同时段的不同客群,Chengdu Explorer规划设计的出境游产品几乎每月都有新变化——
“成都的旅游资源很完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针对外国游客再进行‘升级’,让他们的体验更好。”
秦茂举例说,比如,欧洲的游客会对成都的茶文化、青城山-都江堰的道教文化等更感兴趣,而东南亚的游客会更喜欢雪山等自然景观。
外国游客探索中国的“新手村”之一,这是秦茂接待的游客对成都这座城市的定义。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是,成都有着承接南北半球交通运输的中转地理优势。根据国际中转的时长,不断调整更新产品设计,在最短的时间里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这也是秦茂虽新入局却很快成为“老玩家”的秘诀之一。
比如不久前,一对意大利夫妇在成都落地,预计在20个小时后转机去悉尼。他们原本只打算去看看大熊猫。但是,在秦茂的陪伴下,他们不仅吃了麻婆豆腐,还逛了人民公园。“成都原来这么好吃又好玩!”离开时,这对意大利夫妇这样说,并且在结束行程后给秦茂推荐了不少意大利游客。
“新手村”城市的升级之路
还要迈过哪些“槛”?
秦茂和他的团队在接待外国游客时展现出的热情和行动力,只是成都敞开怀抱迎接入境游流量的冰山一角。在提升入境游便利化方面,成都早已积极行动,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过去三个多月来,成都瞄准入境游市场散客化、年轻化等新趋势,从完善离境退税、行李寄存等细节入手,不断提升入境游便利化水平。然而入境游“新手村”城市这一标签的使命远不止于“流量入口”,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今年2月,在成都及国内入境游旅游大幅增长趋势下,成都联合携程发起了境外游客成都旅游体验调研,“目的就是全流程了解入境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优化提升入境游客便利化服务水平。”成都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成都入境游客人群特征看,83.75%的入境旅客是首次来成都,以观光旅游为出行目的的旅客占74%,从旅游目的地来看,84%的游客去过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89%的游客体验过火锅。”携程研究院研究员沈佳旎介绍,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境外游客对成都的旅游体验整体感觉良好,特别是在出入境、支付便利化、住宿、娱乐游览等方面较为满意,但游客关注的核心环节,如购物、交通、城市环境设施等方面满意度相对还有提升空间。
“新手村”城市不仅是境外游客探索中国的落脚第一站,也是中国各城市迎接入境游这波流量的“测试站”。在沈佳旎看来,调研显示83.75%的入境游客仅来过成都1次,成都或许可以尝试通过提供符合用户偏好的机酒门票等联合优惠手段,吸引旅客再来成都旅行。对于境外中转旅客,也可以提高入华免签的政策感知,结合天府机场的中转优惠机票,吸引短暂停留旅客。另外,结合免签政策情况,可重点关注新晋免签国家的偏好与特征,提升首次来访人数。
调研还显示,目前成都旅客对入境体验满意度最高,但在机场标识、步行动线、离开机场的交通方式、自助取款设备使用体验(易用性),以及住宿相关服务中的入住办理效率、人员服务等等方面还有优化空间。
入境游“第一站”如何辐射
更多城市成为“下一站”?
作为中国入境游的“新手村”,也肩负着为国际游客留下美好第一印象的重任,随着免签政策的扩散和二三线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更多城市将成为“新手村”城市之外的入境游下一站,“新手村”城市如何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入境游往更深腹地发展?
成都正在从便利化、舒适度、吸引力、体验感等维度,有针对性地优化提升入境游便利化服务水平。就在此前,成都天府通公司与Alipay+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正式推出“境外电子钱包接入成都天府通乘车码”,境外人士无需下载新App,直接通过原居住地常用电子钱包,即可扫码乘坐成都地铁、公交。成都在提升消费服务国际化水平和促进入境游便利化相结合,提供更优质全面的公共服务上的持续加码。
“我们将持续在港澳台、东南亚、日韩、欧美等我市主要客源国家(地区)开展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充分发挥‘成都熊猫旅游驿站’海外窗口作用,打造成为宣传成都的‘第一站’。”成都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还将鼓励旅行社开发满足入境游客多元化需求的产品,支持市场主体开发销售“成都礼物”文创产品,发挥成都口岸和旅游枢纽优势,联动省内知名景区开展全球营销,鼓励市场主体提供空铁联运和景区套餐等优惠,吸引境外游客来川来蓉。此外,成都还将进一步提升入境旅游服务的便利化水平和环境的国际化水平。
秦茂也正在为联动成都周边城市而努力。“今年Chengdu Explorer将增加投入预算,扩展设计更多新产品,比如联动周边重庆、陕西、云南、贵州等西部区域城市,开发更多深度体验类的产品,将入境游的热度辐射到周边重庆、西安等城市。”秦茂对今年入境游增长态势保持持续乐观。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