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3家 成都上市公司达152家

近期,资本市场“成都军团”捷报频传。3月26日,交大铁发北交所上市申请成功过会;3月27日,山友暖通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3月28日开发科技在北交所挂牌上市。至此,成都上市公司总数已增至152家。
开发科技是深交所上市公司深科技旗下子公司,2016年落户成都。9年后,开发科技从蓉出发,更成功实现北交所上市,成为成都良好营商环境结出的又一“硕果”。
根据招股说明书,开发科技此次在北交所上市,拟募资金额10.17亿元。募集资金拟投资于成都长城开发智能计量终端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成都长城开发智能计量产品研发中心改扩建项目、全球销服运营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规模在沪深A股市场的IPO项目中并不少见,但在北交所却显得突出。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在北交所264家已完成首次公开发行(IPO)的企业当中,仅有5家企业的募集资金超过10亿元,开发科技拟募资金额在北交所位居第六。
资料显示,开发科技前身为深科技计量系统事业部。2016年4月,计量系统事业部开始公司化运营,因此在成都设立控股子公司开发科技。企业在蓉9年,开发科技对成都“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深有体会。此前,成都高新区在对外经贸领域试点探索政策“免申报”兑现机制,主动将相关政策与对应的企业进行匹配,实现“无需企业申报,符合条件即可直接拨付”奖励资金,开发科技就是首批受益企业。
企业加速上市背后,是成都良好营商环境的体现。开发科技与成都的双向奔赴,是近年来成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成都境内外上市公司152家。其中,电子信息作为成都首个突破万亿元的支柱产业,开发科技、成电光信、坤恒顺维、智明达、天微电子等多家电子信息企业相继IPO;在生物医药领域,科伦博泰、成都先导、苑东生物、百利天恒等生物医药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产业“领头羊”作用愈加凸显。
“军团”提速背后,是成都持续加大上市企业培育力度。近年来,成都大力推动企业改制上市,相继出台专项政策,形成了精准供给、动态优化的政策支撑体系。
政策推动之外,成都还着力推动更多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日前,为进一步落实“进解优促”工作,务实打通股权融资堵点,全力壮大上市“后备军”,成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投资机构“扫楼扫园”常态化服务行动,充分发挥全市政府及国有投资基金主体力量,积极调动社会化投资机构综合资源,全面摸清企业资金需求,切实为企业提供常态化投资服务。截至目前,市区两级已成立26个专项行动小组,设置对企服务“投资专员”超40名,持续跟进企业动态,确保服务精准到位,已上门服务企业158家。(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泰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