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创新药、创新药械“上市易、入院难”怪圈
四川将建创新药入院绿色通道

●医疗机构在获悉创新药挂网信息后1个月内召开药事会,按照“按需配备、应配尽配”的原则,对讨论通过的品种在2个月内完成创新药采购入院
●医疗机构不得以未进入医保目录、用药目录数量、药占比、次均费用、公立医院绩效监测等为由限制创新药入院
●优化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指标,不得以医保总额限制、医保支付改革等为由限制创新药临床应用
●开展创新药临床应用场景建设,支持重点医疗机构与生产企业组建“1+1+N”医工联合体
●相关部门建立创新药研发企业发展协调联动机制,搭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交流平台
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等五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的通知》,提出畅通创新药入院流程、激励创新药合理使用、强化创新药推广应用、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等4个方面9条支持性措施。这些措施共同指向一个目的:打破创新药、创新药械“上市易、入院难”怪圈。
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调研分析四川医药企业创新药产品、部分外省企业产品以及医疗机构的使用情况,发现创新药入院与临床使用的制约因素多,需制定政策措施推动创新药临床应用,从而推动医药科技创新和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畅通创新药入院流程方面,《通知》提出,要建立创新药入院绿色通道,医疗机构根据医院特色、临床需要及患者个性化需求,在获悉创新药挂网信息后1个月内召开药事会,按照“按需配备、应配尽配”的原则,对讨论通过的品种在2个月内完成创新药采购入院,确保有明确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快速进入临床应用。医疗机构不得以未进入医保目录、用药目录数量、药占比、次均费用、公立医院绩效监测等为由限制创新药入院。
激励创新药合理使用方面,《通知》提到要优化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指标,不得以医保总额限制、医保支付改革等为由限制创新药临床应用。
强化创新药推广应用方面,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创新药临床研究,形成专家共识,推动创新药在临床指南中的广泛应用。开展创新药临床应用场景建设,支持重点医疗机构与生产企业组建“1+1+ N”医工联合体,对已取得药品注册证的创新药在国省级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高水平医院开展上市后评价、真实世界疗效评价、适应症拓展。
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方面,《通知》明确,省级相关部门建立创新药研发企业发展协调联动机制,对在川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点品种、重点管线实行跟踪服务,搭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交流平台。
为创新药入院“开绿灯”,多地已有布局。2024年,北京将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从200日压缩至60日、药品临床试验审批时限从60日压缩至30日。同年,广州多维度促进创新药械入院应用,督促医疗机构按临床需求及时采购创新药械,应配尽配。相关人士指出,未来需建立动态监测机制,警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防止新型变相设限。(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