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政商动态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打呼噜不等于睡得香,智慧医疗助力睡眠健康

2025年03月20日15:18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DeepSeek临床辅助诊疗系统。李岢洋摄
DeepSeek临床辅助诊疗系统。李岢洋摄

人民网成都3月20日电 (王凡、实习生李岢洋)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聚焦睡眠健康问题。

“大众普遍误以为打呼噜是睡眠质量高的表现,但实际上,打呼噜可能是健康的‘隐形杀手’。”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王瑜说,打呼噜会导致睡眠呼吸反复暂停,引发大脑和血液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进而增加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疾病风险,若呼吸暂停超过120秒,甚至可能诱发猝死。

为应对普遍存在的睡眠问题,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以智慧医疗为突破口,通过AI诊疗、脑机接口技术展示及脑科学专家访谈等形式,全面呈现科技赋能睡眠医学的创新实践。

彻夜难眠有解之法 脑机接口有望缩短入睡时间

中国脑机接口领域“卓越学者奖”获得者、脑疾病研究中心主任尧德中教授表示,传统药物疗法存在依赖性和副作用等局限性,因此团队正聚焦非药物干预手段。脑机接口技术通过调节脑电活动,可缩短约25%的入睡时间,未来将逐步从科研转向临床,为睡眠障碍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

传统多导睡眠监测仪(PSG)体积庞大且操作复杂,而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研发的便携式监测仪仅手掌大小,支持无创居家使用。这一“睡眠智慧管家”可实时捕捉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精准分析深睡缺失及睡眠碎片化问题,并生成可视化报告。

“它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异常风险预警,当监测到心电异常频发、血氧下降等危险信号,系统触发智能警报,实时推送给医生端。”王瑜表示。

AI+睡眠诊断 精准诊断守护健康睡眠

针对患者“睡眠质量差却不明病因”的困扰,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推出线上睡眠管理系统。患者通过权威量表自评后,AI可结合可穿戴设备数据(如睡眠时长、觉醒次数等),分析个体睡眠问题并推荐调节方案。系统还会生成个性化治疗建议供医生参考,实现“AI辅助决策+医生经验判断”的双重保障。“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患者有情绪、睡眠等方面的波动,系统会向医生端进行实时提醒,确保医生能够及时干预,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工作人员介绍。

脉冲磁治疗系统通过磁场作用于睡眠相关脑区,调节神经元兴奋性,帮助恢复自然睡眠节律。其优势在于无痛、无创且适用人群广泛(包括儿童、孕妇及老人)。系统内置高精度传感器,可实时识别睡眠阶段(如浅睡期、入睡困难期),并自动触发磁刺激治疗,无需人工操作。这种“智能识别+即时干预”模式,显著提升了治疗的精准性和便捷性。

智慧医疗更好助力。王瑜谈到,“AI+睡眠”仅是医院探索精准医疗的缩影,未来将继续以“科技+人文”双轮驱动,推动精神心理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为失眠、抑郁等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