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四川

生态环境厅解读《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

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本建成

2025年03月07日07:50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本建成

  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本建成;到本世纪中叶,美丽四川全面建成……3月6日,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

  下一步,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路径有哪些?发力点又在何处?记者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实施路径:内外兼修,优美环境和绿色发展“双向奔赴”

  《实施意见》从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坚决守牢美丽四川建设安全底线、努力打造示范样板、大力开展全民行动、持续健全保障体系等方面明确了重点任务和举措。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首要任务,也是美丽四川建设的基础。”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雷毅介绍,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2024年,全省PM2.5年均浓度首次低于30微克/立方米,15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部跻身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80位;水环境质量保持全国第一方阵,345个国省考断面优良率持续保持100%。

  如果说天蓝地绿水清是美丽四川的外在体现,那么绿色低碳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则是美丽四川的内在要求。

  “我们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唐冉熊介绍,成都持续深化结构优化调整,钢铁、水泥等19家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收官,清洁能源、非化石能源分别占比达 60.7%、41.3%,单位GDP能耗实现五年连降。

  守牢生态保护红线、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同样是美丽四川建设的必答题。近年来,四川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成效已然显现,仅若尔盖草原湿地修复面积就达23.17万公顷,羚牛、东方白鹳等10余种动物首次出现。同时,四川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统筹推进重点河流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全覆盖,筑牢生态安全底线。

  着力重点:联动推进,以“美丽细胞”建设为关键抓手

  从《实施意见》中不难看出,美丽四川建设绝非生态环境部门“一家之事”,需要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联动推进,也需要人民群众共同参与。

  “为加快美丽四川建设,四川构建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处长昝学军表示,四川已初步形成“1+1+21+N”美丽四川建设政策规划体系,即根据1份战略规划纲要统领美丽四川建设、1份实施意见作为行动指南,在21个市(州)编制美丽四川建设地方实践规划,并分领域、分行业制定行动方案,将美丽河湖、美丽交通、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等“美丽细胞”建设作为关键着力点。

  “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因地制宜、精雕细琢。”遂宁射洪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戴宇表示,以美丽四川建设为抓手,射洪先后投入8.37亿元,打造“三线记忆”中皇村、“十里酒粮”牛心村等45个和美乡村,探索生态环保与乡村振兴的双向赋能。同时,射洪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行“六归、六净、六顺”和“小五化”美丽村庄标准,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在交通领域,四川交通系统以美丽四川为基础锚点,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交通运输厅规划处副处长刘俤介绍,交通运输行业计划通过公路水路网络畅达、基础设施扩绿增美、交通运输装备更新、运输服务品质升级、交通文化品牌塑造、交通治理能力提升六大行动,为美丽四川建设提供支撑。

  “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不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一体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交通等系列建设,以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目标,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蒙)

(责编:章华维、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