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70%氢能轨道车型的“心脏”,这里造!

新闻背景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2024年更是成为成都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打造的两条重点产业链之一。目前,成都已聚集100余户氢能关联上下游企业,涵盖制氢装置、储氢压力容器、加氢设备、氢燃料电池系统等领域,多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
在这条新赛道上,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之一。短短几年间,新都区已形成“链主+链属”多家企业聚集,初步建立起氢能的“研-制-储-运-用”产业链条。今日,记者走进该园区的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探寻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如何通过培育“镇园之宝”,抢滩布局氢能产业链。
走进位于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创新能”),生产线上一片忙碌,春节前公司刚加班加点完成了2024成都市燃料电池商用车“揭榜挂帅”项目氢燃料电池系统的交付,节后又马上投入了大功率氢能源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制生产中。
“这就是我们最新一代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达到了240千瓦。”在车间旁的氢能实验检测中心,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氢能及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荣创新能公司董事长陈维荣正在检查技术人员对刚下线的产品进行性能测试的情况。
顺着陈维荣的手指看去,记者看到检测台上一台不到1立方米大小的“铁盒子”,“别看它看上去不起眼,如果是用在有轨电车上面,这么一套系统就足够了,如果是搭载氢能源的高铁列车,10套系统就可以!”陈维荣告诉记者,这套系统的核心指标已经是国际领先水平,且设计寿命更长,做轨道交通动力系统的话可以达到3万小时,做地面的发电系统可以到4万到5万小时!
生产车间和检测中心之间,是一条展示廊道,依次摆放着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各代的氢能源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几乎全是国内首台(套):
2019年,国内首台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的调车机车,可以在零下30多摄氏度使用;
2021年,国产首台产业化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调车机车下线;
2022年,配套中车长客推出全球首款时速160公里的氢能源全自动市域动车组;
2023年,与京车装备联合研制出中国首辆燃料电池铰接轻轨车,与中铁武汉电气化局联合研制中国首辆氢能源地铁施工作业车;
2024年,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长春完成运行试验。这列列车运行时速160公里,最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而其“动力源泉”——氢能源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依然是由荣创新能研发……
“我们的产品迭代非常快,你看最新这一款,已经比第一款小了一半多,但功率却翻了几倍!”陈维荣在一台最小的燃料电池系统前停下,“去年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搭载的是100千瓦的燃料电池系统,一年不到,现在已经升级到240千瓦了!”
尺寸越来越小,功率却越来越大,使用寿命也越来越长。这里展示的不光是企业产品的更新迭代,也是一部中国大功率氢能源燃料电池系统的发展史。据悉,目前国内70%氢能轨道交通车型的氢动力系统都出自荣创新能,不仅填补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将走出国门,未来有可能让“成都造”产品在全球大地飞驰。
“荣创新能是国内大功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应用研究的开拓者和领跑者,也是新都氢能产业的‘链主’企业和园区的‘镇园之宝’。”新都高新区管委会产业提升部部长曹雪原介绍,不仅是荣创新能,目前新都区已聚集了厚普氢能、势加透博、轻绿科技、新研氢能等一大批氢能源科技创新企业,形成了“制储运加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泳 摄影 詹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