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全面推广“企业创新积分制” 精准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2023年9月,成都市科技局正式印发《成都市“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标志着成都市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企业创新积分制”,以精准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实际上,自2020年起,成都高新区作为首批试点的13家国家高新区之一,就积极开展了“金熊猫”科技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成都市科技局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了《成都市“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旨在通过积分体系为科技型企业精准“画像”,引导金融资本、科技人才、产业资源等各方面要素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聚集。
成都市“企业创新积分制”的核心指标体系以火炬中心提供的核心指标为基础,结合成都市实际,不断更新迭代。目前,核心指标体系已升级为2.0版本,包含企业基本属性、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经营管理、行业维度、社会评价六大维度,共55个指标。这一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为政府、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提供科学依据。
为提升数据汇通能力,成都市科技局依托“科创通”-成都科技创新云平台,打造了“成都市企业创新积分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企业创新积分数据汇通、创新能力画像、指标数据统计分析、创新积分一键生成等全流程线上操作功能,全过程可查询、可追溯。同时,区(市)县科技主管部门也主动打通现有政务数据平台,直接“抓取”现有企业数据资源,避免重复填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成都市科技局联合各区(市)县、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共同推动“企业创新积分制”在政策推送、金融服务、股权投资等方面的应用。根据企业创新积分分值、优势及短板,政府可以精准推送科技创新政策,提升政策服务效能;金融机构可以创设“积分贷”产品,实现积分变信用、积分变价值;投资机构可以加强对优秀积分企业的股权投资,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通过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成都市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引入金融资本“源泉活水”,高效实现“资金找企业”。依托“积分贷”产品,企业可以享受“零跑腿、全线上、非接触”高效服务,平均放款周期缩短至10天。二是描绘科技企业“创新画像”,精准实现“政策找企业”。成都市已完成对5000余家科技型企业的创新积分画像,并根据企业创新积分分值和六大维度长短板,实行科技创新政策差异化、精准化推送。三是开展创新资源“精准对接”,快速实现“资源找企业”。基于企业创新积分,成都市联合各区(市)县、产业园区等,精准链接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技术专家、投融资机构等,开展精准、小规模、多批次技术创新对接交流活动,促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未来,成都市将继续深化“企业创新积分制”的应用和推广,不断完善指标体系、优化平台功能、拓展应用场景,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支持和服务,助力成都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