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繁星闪耀·微短剧年度盛典”明日启幕
首个“繁星指数” 缘何在成都发布?

成都,将于2025年1月7日至9日迎来首届“繁星闪耀·微短剧年度盛典”。在这一盛典上,备受瞩目的全国权威微短剧综合性评测体系——“繁星指数”将首次全面向社会发布。
引领行业风向,首个微短剧权威指数缘何在成都发布?作为微短剧产业的探行者,成都又该如何抓住面前这样一个充满机会与挑战的黄金时代?
近日,中广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跃明和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汪文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繁星指数”如何评定?
重流量,要质量还要有“留量”
在张跃明看来,微短剧“繁星指数”的发布为微短剧行业提供了重要发展方向,“它标志着微短剧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发展机遇,有助于引导行业从追求爆款转向提升剧集质量,推动行业进入专业化、精品化的快车道”。
值得一提是,“繁星指数”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和西安交通大学,围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心工作,携手学界业界共同构建。
全国唯一的权威性综合评测体系被重点提出来。
张跃明解释,“繁星指数”重点从微短剧作品所产生的社会与经济影响力着手,并依据具体评测项目制定专门指标,“以‘微短剧+文旅’为例,该专项评测设计了传播成效、赋能水平、带动效应、综合价值等4个维度,并下设13个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
汪文斌则进一步阐述了指标的评判标准,同样是微短剧+文旅为例。
“首先,我们要考虑微短剧本身的传播力指标,包括播放量和互动量,另一个重点是考虑微短剧的‘赋能力’。比如在网上的种草,我们需要调查观众看微短剧之后,对文旅取景地的带动效益,好感提升度。”汪文斌解释,微短剧+文旅的指标评判要看该剧是否产生了去吸引游客旅行的冲动,再来评判究竟是品牌性的,还是直接能产生直接消费收益,这些都是“赋能力”的叠加考虑。
可以说,“繁星指数”的综合评价是既注重传播效果又要考虑经济带动效应,并依据具体评测项目制定专门指标,在评测实践中立足专家意见,又充分体现观众观点,是一个将质量和流量、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繁星指数”发布为何落在成都?
具有跨界性、引领性的全媒体融合
这样一个引领性的行业指数为何选择在成都面向社会发布?这就不得不提成都长期在传媒领域融合发展的引领性,以及主办方和专家们对于成都在微短剧领域深厚潜力的看好。
汪文斌认为,成都媒体活跃的创新氛围和产业拓展能力正在逐年得到行业的认可。在他看来,四川省包括成都在内的整个广播电视技术和网络视听影响力均走在全国行业的前列,无论是在成都举办的四川电视节,还是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每一个都是在风口之上抓住了机会。
“如果说四川电视节是抓住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广播电视发展的利好机会,那么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则是属于网络视听时代的盛典,如今恰逢网络微短剧行业蓬勃发展,正是需要将新业态和新增长结合的时候。”汪文斌在多年从事媒体研究中发现,成都在传媒融合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通过对内容、技术、用户以及品牌等各方面的整合来适应全新的传播环境并进行稳健转型,以此推动整个媒体行业的发展。
此外,四川以及成都的媒体除了在传统媒体跟新兴媒体的网络媒体融合,更是通过“互联网+跨界”战略实现积极稳妥地转型,融入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甚至是迈入更为广阔的天地,重新界定和定义了媒体的内涵。
成都微短剧的行业基础和人才同样是“繁星指数”选择在成都面向社会发布的原因。张跃明的观点是,成都是一个充满活力、年轻态的城市,同微短剧这一新兴文化业态的气质不谋而合。
此外,成都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旅游景区资源,且拥有众多高校。在现有的微短剧人才市场中,学院派长期稳定的人才输出和社会机构的短期速成相辅相成,构成微短剧人才的主要供给方。成都丰富的教育资源,与本土高校合作,打造的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培养的微短剧创作、导演、表演、后期制作人才,都为微短剧的政策施行、在地拍摄与长期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繁星指数”发布能给成都带来什么?
吸引产业链各端机构汇聚
对于“繁星指数”发布能给成都带来什么,汪文斌先从“繁星指数”对于推动全国网络微短剧发展的意义说起。
在他看来,具有全国性、综合性、权威性的“繁星指数”,设立初衷是希望引领着行业健康地发展,“任何文艺作品天然就要具有滋润受众心灵的责任和功能。优秀的微短剧不仅是给观众提供情绪价值,还应该提供情感价值,一直到情怀价值。情绪价值本身有正向,也有负向作用,所以将微短剧价值上升到情感和情怀,这是文艺作品向好发展的必然规律”。
毫无疑问,繁星指数也在承担行业的社会责任,即通过政府治理,行业协会组织,包括评价体系的建立,它们作为强有力的指挥棒,对网络微短剧起到引领作用。
“指数发布带来的社会效益和流量效应,正在倒推全行业或全国关注,这背后大家不仅是关注‘繁星指数’,也在持续关注到整个成都微短剧相关的产业。”汪文斌一语中的,活动现场,有不少企业便是怀着“寻求合作与交流”的期望而来。
据了解,此次盛典报名通道持续火热,短短几天内,上千人报名参加系列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指数发布,让社会目光聚焦成都,让行业资源汇聚成都,将成都印象与微短剧的火热态势相连接,促动成都微短剧产业获得进一步加持与成长。”张跃明说。据成都发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