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义”让“老义”平凡人生更有“翼”
“老义,这人又跑哪去了?店里都快忙得炸开锅了!” 2024年12月31日,成都市武侯区,一家小有名气的米线店内,嘈杂的人声与炊煮声中,夹杂着老板娘焦急的呼喊声。本该热情招呼客人的老板“老义”不见踪迹,熟客们忍不住交头接耳:这老义到底干啥去了?咋就这么 “不务正业”呢 ?
喻学建在厨房忙活。受访者供图
“老义”名叫喻学建,他跟大家身边家常小餐馆厨房里忙碌的那类老板一样,非常朴实,说话时一板一眼,也有点自己的小爱好——打麻将。就是这样一位平凡普通的中年男人,此刻,在人们视线不及之处,正在前往因公牺牲军人张明昌的母亲刘素珍家的路上。
刘素珍年过九旬,因为使用的老轮椅损坏,这段时间日常出行成了难题。当喻学建和志愿者们将新轮椅推到刘素珍老人面前,轻轻搀扶她坐上去时,老人眼眶湿润,连连说:“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么冷的天上门来看望我,还帮我解决了大问题!”
喻学建和志愿者为老人送来新轮椅。成都小义爱心公益服务中心供图
1972年5月,喻学建出生在成都邛崃的一个偏僻山村。年幼时,他的父母相继离世,兄妹四人全靠婶娘拉扯长大。“她没读过书,不识字,只是一直告诫我不要‘瞎混’。”这一句话,深深地刻在了喻学建的心中。
喻学建16岁进城打工,在玻璃厂做过工,也去过建筑工地,后来入了餐饮干厨师,多年打拼,在成都磨子桥经营起一家米线店。喻学建与公益服务的缘分也是从这家米线店开始。
当时,成都小义爱心公益服务中心(简称“小义公益”)的创始人易开红正在附近部队服役,他是店内的常客。在与易开红的聊天过程中,喻学建看到易开红朋友圈里满满的爱心公益照片,想到婶娘对自己的照顾和叮嘱,内心的“公益之火”被点燃。他参加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公益活动,“我记得是去德阳和绵阳看望留守儿童,那里的孩子们没大人照顾,吃不好穿不暖,还认真学习念书,让我觉得很感动,这也可以顺便教育我自己的小孩。”
喻学建参加义务献血。成都小义爱心公益服务中心供图
慰问抗美援朝老兵、帮助高考学子圆梦、暖心助农、参加应急救助培训......喻学建的日子不再有空闲,人也变得忙碌起来了。“公益不是有钱人才能做,哪怕只是捡起地上的一片垃圾、搀扶老人过马路,这些小小的善举都是在做公益,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事。” 言语间,充实和幸福透过喻学建脸上的笑容发散开来。
在成都晋阳路某小区,一户人家突遇变故,家中只剩下了一位保姆和两个孩子。这位保姆和两个孩子并无血缘关系,本可以直接离开,但她却选择留了下来,继续在外做家政来抚养两个孩子。2023年3月,喻学建得知消息后,和几个志愿者前往探访。“他们住的房子在一楼,其实就是把一个通道隔开了,用木板改造的,当时去的时候有几个女同志都流泪了。”次日,他便与其他志愿者发起募捐倡议,并积极组织募捐活动。短短数日,便募得资金24000元。他们用这笔善款为这位“保姆妈妈”一家租到了一处采光通风良好、水电设施齐全,拥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的房子,让新的希望和温暖在这一个特殊家庭中升起。
喻学建与志愿者们活动现场合照。成都小义爱心公益服务中心供图
喻学建有个女儿,作为父亲,他希望女儿可以树立正确的三观,多参与这类有益的活动。“基本上有一半的时间我都会带她去,最近升学忙,去得稍微少一些。”提到女儿时,喻学建嘴角扬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说,女儿平常不爱说话,只有一次向父亲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她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带领山乡小孩走出山村到部队参加升旗仪式,到社区孤寡老人家志愿服务,为老弱病残群体提供关怀与帮助......无论哪一次,喻学建总是第一个报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小善”“小义” 的深刻内涵。久而久之,他的这份执着深深打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老义” 这个称呼便在大家的口中传开,成了他在小义公益大家庭中的独特标识。
喻学建的妻子刘大姐是一个豁达且善良的女性,“老义做公益,我肯定支持,我帮忙打理家里的事务,也算是为公益出了一份绵薄之力。”
正因有妻子在背后的坚定支持,“老义”得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别人。对于他来说,这些“小善”“小义”是年幼时婶娘口中的“做好事”,是教育女儿的好平台,是帮助自己戒掉“麻将瘾”的另一份工作。“他以前可是个麻将迷,自从踏上公益这条路,连摸牌的时间都没得咯!”小义公益主任易开红笑着打趣道。
8年的公益之路,喻学建也遭受过很多不理解。许多人不明白他为何如此执着,甚至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免费为他人干活的 “老好人”。对此,他十分淡然,“别人不理解也无妨,我本就是一个普通人,只要我所做的事情对社会有益,我就会坚定不移地一直做下去。”
这位“老义”没有发现,自己出于纯粹的“小善”“小义”迸发出来的能量,宛如一盏明灯,照亮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为成都这座城市的温暖添上了一位志愿者的光和热。(薛育建、实习生韩青、实习生冯子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