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文化

作家们走进双流“寻瞿上文脉 探乡村振兴”

2024年07月08日10:12 |
小字号

漆黑的崖洞里,几束光照向湿润的石头,看得出那是人工雕琢的痕迹。这里,是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白塔社区的崖墓群。那几束亮光,来自一群作家。双流深厚的文脉吸引他们钻进崖洞探秘。7月5日,四川省直(红星)作家协会与成都市双流区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寻瞿上文脉 探乡村振兴”采风调研活动在双流举行。此次活动内容丰富,不仅有采风调研,还有文学专题培训,汇聚了来自省直(红星)作协与区作协的30余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参加,其中不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冰心散文奖得主以及四川“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得主。

采风作家“钻洞”又探馆收获丰

上午10点,采风调研团一行从黄水镇白塔社区的法治广场开启了一天的行程。听说这里有崖墓,好多作家表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愿意去探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蒲光树坦言,“我今天就是冲着这个来的。”他自告奋勇,打开手机光源,率先钻进洞穴。见状,一些作家不顾身着长裙,也纷纷进洞探秘。

午后,作家们踏入了双流广都博物馆,品味古蜀广都的辉煌历史。有人指着笑着的陶俑说,我从此找到了快乐的源泉;有人看到地听俑后感叹古人能趴在地面听天地动静的智慧;有人说他见到了最精美的汉砖。一路行,一路品,有作家表示以前到双流,都只是吃吃喝喝玩玩,没想到这里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算是扩大了视野,为以后创作找到了灵感。

双流区作协主席任飞扬表示,双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欢迎作家们经常来采风,讲好中国故事。

培训是经验分享也是脑力风暴

下午3点,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研讨会开始了。

会议由省直(红星)作协副主席罗薇主持,双流区作协副主席曹月柳致辞。来自省直作协的杨明强、刘馨忆、郭光泉、吴春华、廖伯逊等作家先后分享了他们的文学创作经验和心得。

省直(红星)作协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盛红动情地说,今年3月,她还写了一篇小文章《三月的村庄》。她对双流知名人士如数家珍,“在文学艺术界的双流历史名人多如繁星。”

盛红说,省直作协登记在册不完全统计有1200多名会员,希望未来双方开展更多的互动交流与合作,为双流为成都也为四川的经济发展贡献文学力量。

省直(红星)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杨明强为大家讲解了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技巧,以及手机拍摄技巧。他强调,在拍摄人物会场时,镜头要有大场景,中场景,以及人物特写。

省直作协副秘书长、作家吴春华很崇尚苏东坡的乐观主义精神,她认为那是看破现实直面现实的勇者精神,是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精神财富。在广都博物馆的陶俑身上,她再次看见了四川人乐观豁达的精神基因。

活动尾声,中国作协及中国诗学会员、省直作协副秘书长李明利还为双流作协赠送了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滚滚长江东逝水》。

牵手背后作家下基层讲述中国故事

四川省直(红星)作家协会重点服务对象是四川省直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在川大型国有企业、新经济团体等单位的会员作家和文学工作者。

双流区作协作为文学基层组织,双方为何能牵上手?是什么力量吸引省直(红星)作协的作家来到双流?

省直作协的作家们对双流悠久的历史、乡村振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浪潮中的故事充满了兴趣。

为加强作家群体间的交流互动,同时也得益于双流文联的支持,搭建了这一平台,共同助推四川文学事业发展繁荣。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拥有万人的黄水镇白塔社区,坐拥网红打卡地广都博物馆、瞿上田园、空港花田,是蚕丛开国建都、诸葛牧马故地,境内还有白塔寺、蚕丛祠、八角井、九倒拐崖墓群等遗迹遗址,清朝唯一一位武状元彭阳春出生并安葬于此,拥有丰富文旅资源的白塔社区,农商文旅融合工作成效显著,2023年社区集体经济收益达200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万元。

双方迅速达成共识,牵手成功后,作家们表示,愿意走进乡村,用生动的文学作品讴歌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时代精神,推动双流区历史、人文与乡村文旅农融合发展宣传,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双流故事。

记者获悉,当天主办方宣布将面向与会作家开展“寻瞿上文脉 探乡村振兴”主题采访调研征文活动,鼓励作家们以笔为媒,讲述双流故事,传播双流好声音。(金融投资网李小岚 记者 彭江)

来源:金融投资网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