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就业“媒人”牵线搭桥 用工求职“一呼百应”

——雅安市雨城区诞生三名省级金牌劳务经纪人

2024年04月10日19:07 | 来源:雅安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就业“媒人”牵线搭桥 用工求职“一呼百应”

田济(左四)为大家讲解民宿管理方法

田济(左四)为大家讲解民宿管理方法

  去年底,四川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全省第一批明星县级国有劳务公司、明星劳务专业合作社和金牌劳务经纪人名单,雨城区3名乡村劳务经纪人田济、周磊、杨彬榜上有名。

  乡村劳务经纪人是承担收集推送用工信息,将有务工意愿的农民工等群体纳入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组织或协助开展劳务输出的村干部、致富带头人、乡村能工巧匠等专(兼)职人员。

  2023年8月9日,雨城区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全区第一批劳务经纪人名单,将田济等66人纳入认定范围。自认定以来,劳务经纪人发挥自身优势,深耕基层就业服务广阔天地,主动担当示范引路、领航发展、搭建平台等责任,成为活跃一线、连接县乡、惠及多方的劳务服务“生力军”和“主推手”,为广大群众就业增收铺就了致富路。

  技能培训强素质 促进产业大发展

  田济,雨城区碧峰峡镇碧峰村人,他既是碧峰村村委会副主任,又是当地云上听水民宿创始人,同时还是雅安青年创业导师。多年创业经历和工作感受让田济明白,高质量就业的基础是高水平的技能素质。

  碧峰峡镇有国家5A级风景区,拥有大熊猫基地和野生动物园。多年来,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产业优势,碧峰村已成为典型的旅游村、民宿村,拥有大小民宿和农家乐100余家,是绿水青山环抱下的“幸福村”。

  居安更要思危。作为劳务经纪人,田济从产业现状、发展需求和劳动力技能储备等方面综合分析后认为,村里的道路交通、建筑环境等硬件条件确实上去了,但软件资源也必须跟上,如果还是靠以往模式接待游客,抱着“躺赢”的旧观念,势必影响本地旅游业的口碑和形象。

  “现在都在拼服务比质量,我们必须要向更高的标准看齐,如果不思进取,端着‘金饭碗’啃窝窝头也不是不可能。”在村民大会上,田济说出自己的想法,引起了大家深思。

  经过大家研究决定,碧峰村要在技能傍身、技能兴村、技能富民上想办法、出实招。为此,村里积极协调人社、文旅、妇联、住建等部门和团体的支持,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组织开办了厨师、木兰民宿管家、短视频运营、建筑工匠、OTA运营、创业培训等10余期培训,累计培训650余人次,并向本地民宿联盟、建筑工地输送劳动力500余人,另有20余人自主创业,碧峰村及邻村近80%的村民实现就地就近务工。

  技能提升带来的不仅是服务品位、服务质量的跃升,更带来了思想认识上的升华。“我们身在国家5A级景区,就应该有5A级的思维理念、5A级的进取精神、5A级的服务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喜迎天下客。”碧峰村一位民宿经营者表示。  

  项目引进壮筋骨 发展经济共奔康

  与田济加强技能培训与服务不同,雨城区草坝镇桂花村党总支书记、劳务经纪人周磊则因地制宜,提出“产业决定就业,就业促进产业”的理念,在提升产业规模和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上下足“绣花功夫”。

  “只有乡村振兴了才能留得住人、留得住乡愁。”周磊带领大家认真研究桂花村地理条件、生态环境、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劳动力资源,通过“盘点家底”,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

  底子好,还要路子对。2021年9月,雅安凤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落户桂花村,该项目是雅安国资平台打造的首批农旅融合示范基地。在周磊带领下,桂花村进一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依托全国文明村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两个“金字招牌”,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为目标,打好“乡风文明+生态美丽”的组合拳,让桂花村成为“引凤入巢”的新热土。

  此后,在该村积极努力和多方协调下,桂花村先后引进2家茶叶加工厂,1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合作联营方式,引进企业盘活桂花村一组的“花药谷”项目,带动流转土地400余亩,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就地务工1500余人,增加村民收入60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

  “我的工作就是周磊推荐的,现在每个月都有几千元收入。”桂花村村民靳吉军说。

  目前,桂花村适龄劳动力转移就业500余人,占比73%,实现劳务收入约1900万元,人均增收约15000元。

  服务到位暖民心 输出劳务同致富

  与周磊一样,雨城区草坝镇香花村党总支书记、劳务经纪人杨彬也在促进就业上选择了因地制宜。“香花村是传统的农业村,但土地资源和相关条件十分有限,背井离乡讨生活曾是大多数村民的无奈选择。”杨彬说。

  近年来,得益于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引进,草坝因文教新城项目落地、产业集群发展以及毗邻经开区等优势,正朝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目标加速挺进,辖区内的企业和建筑工地机器轰鸣、塔吊林立,一派繁忙的生产建设场景。

  “我们的定位就是做好劳务输出,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有工打、有钱挣,能致富。”面对底子薄、条件差、产业少的现实状况,杨彬和香花村委一班人积极拓宽思维眼界,把促进就业、发展经济的目光锁定在区位优势上,主动搭建融入工业区、产业带有序发展的“快车道”。

  杨彬带领村、组干部“三管齐下”,在建好劳动力信息数据台账、掌握底数的基础上,积极入企进厂跑工地,以村委会名义与各用人单位建立劳务协作关系,根据用工需求、入职条件和个人意愿,精准匹配优质劳动力资源,实现“双向奔赴”。

  同时,依托村集体经济成立劳务公司,利用住建部门帮扶香花村的有利条件,积极协调承接零散劳务服务,重点解决部分大龄农民工的务工需求。目前,香花村农村劳动力已有超过75%实现家门口务工,并形成了老中青三代重点突出、梯次保障、有序务工的工作格局。

  此外,杨彬还计划引入第三方公司合作,在香花村布局一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开设电工、焊工、烹饪、消防救援、叉车等工种培训,通过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村民技能水平,力争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节奏同频共振,努力走出一条劳务服务助力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张伟 记者 郑瑶

(责编:袁菡苓、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