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这个项目带动川东北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从“卖猪”向“卖肉”转变

2024年03月23日08:22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从“卖猪”向“卖肉”转变

【项目名片】

恩阳西部高端肉制品加工园区项目

该项目是全省重点项目,总投资15亿元,将打造川东北首个高端肉制品加工基地,并辐射带动川东北地区生猪产业强链补链、转型升级。该项目由生猪屠宰和肉制品深加工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猪屠宰项目占地面积112亩,一期项目已于2023年11月竣工投产,是川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屠宰项目之一。

【一线直击】

“每天都要屠宰近千头生猪。”3月17日上午,巴中市恩阳区柳林镇食品工业园内,一车生猪运进巴中龙大肉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外联部部长刘健介绍,生猪主要来源于川东北地区,屠宰好的猪肉,每日凌晨发往川东北部分城市及浙江、上海等地。

农业多贡献,生猪是关键。四川常年出栏生猪6000万头以上,稳居全国首位。四川虽是生猪大省,却不是猪肉加工大省。去年底印发的《四川省推进生猪产业现代化发展工作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标准化生猪屠宰,到2030年基本形成“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的现代猪肉供应链。

据了解,全省年出栏量300万头以上的养猪大市有11个,巴中是其中之一。此前,巴中生猪屠宰场点多小散,最大生猪屠宰场年屠宰产能仅30万头。通过100万头生猪屠宰、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巴中实现由“卖猪”向“卖食品”转变,补齐生猪大市精深加工最后一块短板,实现巴中生猪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并辐射带动川东北地区生猪产业强链补链、转型升级。

生猪宰杀的“吹毛求疵”

“一头生猪在这里要经过数道关口,才能成为放心猪肉。”刘健介绍,项目采用标准化生猪屠宰厂、配套精加工车间、检测中心、包装车间、预冷库及冷藏库、污水处理厂等。从生猪进厂到猪肉出厂,全程进行检验检疫和监控,保障安全合格生猪产品及时供应市场。

“为确保第二天猪肉的新鲜,我们基本是每天18时左右开始屠宰。”刘健介绍,屠宰的生猪都是日产日销。目前,该项目已具备日产1400头生猪猪肉加工能力,在销售旺季,即使每日屠宰量增至2000多头,公司也能从容应对。

宰杀生猪有多严格?刘健向记者举了个例子。普通生猪屠宰,即便肉眼看着已很干净了,但可能还有几百根猪毛在身上。而在公司的生产流水线上,一头宰杀好的生猪身上的猪毛不会超过10根。

刘健介绍,在配送环节,首先保证远途运输,在午夜12时左右将屠宰好的200多头生猪发往浙江、上海,次日下午就可抵达当地;其次,大约200头生猪猪肉供应巴中本地超市和批发市场;其他的猪肉,供应巴中市外川东北地区各城市。

宰杀好的生猪,有80%以白条猪肉方式直接销售。剩下的20%送往分割车间,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精准分割。

走进分割车间,记者看到通道墙壁上展示着梅花肉、里脊等各种猪肉分割产品。“我们只展示了40多种常见的猪肉产品,但一头猪我们可以精细分割成200多种产品。”刘健说,分割车间分割好的产品将直销盒马鲜生、京东等几十个品牌用户。

提升猪肉精深加工能力

“屠宰项目让巴中实现从‘卖猪’到‘卖肉’的转变。”巴中市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冯钰介绍,2023年巴中出栏生猪351.6万头,在生猪屠宰项目投产前,巴中生猪主要在小型屠宰场屠宰,智能化、标准化、自动化程度不高,生猪销售主要以活猪销往外地。生猪屠宰项目投产后,在动物防疫、工艺流程、设施设备、生产条件等方面均有严格规范的要求,同时配套冷链物流配送,现在巴中大部分生猪以猪肉及其分割品销往外地。

在巴中龙大肉食品有限公司对面,占地106亩的西部肉制品加工基地项目正进入建设收尾阶段。该项目投运后,巴中龙大肉食品有限公司屠宰的部分猪肉,将送至这里进一步深加工,完善向下游产业链的延伸。

“主体工程已建好,正在调度准备安装设备,预计年内可投产运营,综合年产能将达6万吨。”刘健介绍,进一步深加工后,猪肉将制成小酥肉、肥肠、腊肉、肉肠等猪肉类产品。同时,屠宰的牛肉将加工成牛肉饼、厚切牛排、调理牛排等产品。

“从圈舍到餐桌,四川正着力提升猪肉精深加工能力,培育养殖屠宰一体、加工流通配套的新型产业体系。”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正以100个生猪产业现代化建设重点县为基础,建设高水平生猪屠宰企业与精深加工企业。恩阳西部高端肉制品加工园区项目全部建成投运后,对川东北生猪全产业链发展、川猪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燕巧巴中观察 白川东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