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新闻资讯

聚焦城乡融合 感悟美丽乡村 四川省网联会调研“三生永和循环系统”

2024年03月22日13:58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成都3月22日电 (记者刘海天)3月20日,四川省网络代表人士联谊会第二组网络代表人士来到成都市双流区彭镇新安社区,走进全国民生示范工程和城乡融合发展创新样板——“三生永和循环系统”科研示范区的田间地头、绿色环境产业化价值化展示区等生态农业科研生产一线,就“城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参观走访调研。

参观科道农场。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据了解,“三生永和循环系统”由四川科道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历时二十余年研发而成。该系统科研示范区被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及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联合认定为“都市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并于2020年、2023年先后被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论坛(GFHS)授予“全球绿色示范园区”称号和“全球人居环境杰出贡献奖”。

桃花朵朵竞相开放,土地里生长着一排排造型各异的“家具”。四川省网联会副会长、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总经理薛育建带领调研组一行来到“绿色环境产业化价值化子系统”展示区,深入体验展区从环境美化到生态美化、从植物园林到公共空间、从农业种植到家具产业的转变。

“我们的家具,是真正从土里长出来的!”展区负责人介绍,在植物自然生长过程中,他们通过人工干预,让其呈现出板凳、桌椅等形状,待其塑形成功后,再将其整体美观包装,作为家具销售。

坐一下“桃花椅子”。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除绿色环境产业化价值化子系统外,我们的循环系统还包括覆盖半径为5公里的真空厕所系统、日产300立方米的沼气系统、年产6000吨的有机肥生产中心、生态墙板、样板楼等等。”在样板楼里,“三生永和循环系统”创始人宋志远向调研组一行介绍,该系统将农业用地搬到建筑地下、地面、空中、外墙、屋面,并就地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城乡黑水、灰水、厨余垃圾、秸秆、园林垃圾等所有有机污染源,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机肥和灌溉水源,为居民提供生活沼气。“它通过建筑系统创新,降低建安成本和减少建筑垃圾,实现装配建筑、生态建筑。通过将传统绿色生态环境融入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实现生态环境的产业化、价值化。”

“有了这个‘空中菜园’,我们再也不用去菜市场了,而且都是有机菜,不含农药、化肥。”样板楼内的居民介绍,阳台上种植的蔬菜水果完全可以满足一日三餐,全家吃得健康又放心。

参观楼内种菜设施。四川省网联会供图

参观样板楼。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座谈会。四川省网联会供图

座谈会。四川省网联会供图

四川省网联会理事、四川日报全媒体时政新闻中心副主任尹勇表示,通过实地调研、学习、分享,深入了解到一线企业的最新成果,丰富了实践感知。科道农业“三生永和循环”的创新理念加上20余年的深耕实践,有望创造出从一家一户的“最小单元”助推加快实现城乡更好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追求。三生永和循环系统的成功案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四川省工笔画学会秘书长简沥郦认为,该系统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成功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

从“空中菜园”俯瞰“天府之国”。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从“空中菜园”俯瞰“天府之国”。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到科道农业学习参访,第一次见识到原来真的有‘3D’农业存在,还就在我们身边。”紫气茶来文化创意公司总经理陈韵如表示,通过参访调研,实地了解到智慧农业的重要与美丽乡村的基础建设情况。

“在家里就能拥有空中农场,随时可以吃到新鲜蔬菜。不仅如此,厨余垃圾还能转化为生活用气能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藏地阳光采编部主任李静表示,科道农业创新推出的“三生永和循环系统”让人印象深刻。“它为大家提供了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让人对绿色生产力有了具象化的认识,对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有了更明确的期待。”

美丽的乡村,美丽的中国。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美丽的乡村,美丽的中国。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据悉,四川省网络代表人士联谊会成立于2023年9月,是由四川省网络人士自愿组成,具有统战性、联谊性、民间性、专业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联系网络人士的桥梁纽带,是四川省“网络人士之家”。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