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收入36亿元!这个春节长假成都武侯文旅市场增长强劲

龙年新春,成都武侯文旅迎来“开门红”!2024年春节期间,武侯区累计接待游客253.32万人次,同比增长2.13%;实现旅游总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15.99%。旅游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134.14万人次,其中武侯祠锦里75万人次、大悦城42.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455.43万元、门票收入1845.4万元。
逛庙会 看灯展
景区活动丰富多彩
武侯区依托三国文化品牌,开展武侯祠成都大庙会和天府芙蓉园成都国际熊猫灯会两场春节文化主题旅游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武侯年味。
“2024武侯祠成都大庙会”成为市民、游客春节出游的人气景点。自2月8日正式拉开帷幕以来,武侯祠成都大庙会以三国元宇宙为主题,通过关公主题文物展、29组三国文化系列灯组、祭祀仪式、场景演绎、诸葛创意集市,展现“三国圣地”风采。游客纷纷表示“年味很浓,在这里感受到了热闹红火的中国年。”
大年初一,“游喜神方”“仿古祭祀”活动在武侯祠博物馆文物区热闹开场,川剧演员古装扮演蜀汉群臣,循序古礼,复原成都传统新年祭祀仪式,展现三国文化和成都特色,营造了喜气洋洋的新春氛围。
出南门,游喜神方,是老成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仿古祭祀”结束后,观众们纷纷在三义庙前祈福,摸“喜神方”石,讨好彩头。
在武侯祠博物馆西区荐馨殿广场,地方特色剧(节)目、歌舞、戏曲、杂技等内容精彩纷呈,赢得阵阵喝彩。
博物馆里过春节,逛展打卡必不可少。新展“义薄云天——关公主题精品文物展”全新登场,让市民游客度过一个有文化的春节。
此次展出了世界最早的关公像——宋代泥制红陶关公塑像、明代关帝巡城圣轿等关公题材文物精品,是历届关公主题展览中精品文物数量最多、参展单位影响力最大的一次文化盛会。
天府芙蓉园成都国际熊猫灯会以“巴蜀年韵”6大展区为引,融入大型灯组40组、氛围灯组100余组、花灯2万余盏、演艺活动280余场,打造“巴蜀年味”视听盛宴。该灯会旅游总人数7.72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0%,实现旅游收入285万元。
游客李女士表示:“第一次看到这么可爱的熊猫灯组,很有成都味道,和家人一起过来看灯会,感觉真是个热闹幸福年。”
音乐演出、花车巡游
特色节庆活动精彩纷呈
武侯区以“春到万家”为主题在成都音乐坊片区开展“龙舞迎新年·春色乐无尽”新年街头艺人主题表演、“恭贺新禧·乐动武侯”流行乐队专场演出、“国风贺春·民耀蓉城”民乐组合专场演出等特色活动。据统计,春节大假期间,共推出新春活动18个108场次,参与群众33万人次。街头艺人即兴在街头传唱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多种乐器也轮番上场,市民和游客沉浸式感受到了不一般的新年仪式感。
玉林街头年味浓。正月初五到正月初八,成都高新区和武侯区联手打造“玉林新春主题文化节”,每天开展两场龙年花车巡游,贯通玉林西路和玉林东路。熊猫造型的花车、内容丰富的民俗表演、川剧变脸吐火等给各地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室外活动精彩纷呈,室内活动如火如荼。区图书馆、区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接待群众8119人次,开展“贺新春•品民俗”知识竞答挑战赛、腊雪迎春——春节年俗知识线上展、云赏讲座等线上活动24场次。
举办青少年STEAM乐高机械动力系列课程成果展览、“龙腾盛世·非遗迎春”2024年武侯区新春剪纸年画皮影非遗作品展、“迎新春”武侯区文化馆2024年非遗民俗展等线下活动50场次,参与者在欢乐祥和的新春氛围里享受了丰富的文化大餐。
武侯区各大商圈龙年又有新“玩法”,艺术展、潮趣装置年货节、市集活动等新潮活动吸引着众多市民、游客前往打卡购物。成都大悦城、成都来福士广场、龙湖星悦荟、王府井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巧妙融入龙年新年元素,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主题景观,把春节氛围拉满。
多方联动、督导检查
确保文旅市场平稳有序
武侯区建立预判联动、统筹协作、信息互通、上下畅通的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联动机制,确保文化和旅游市场运行平稳有序。节日期间,武侯区联动交通监控、安保监控、景区监控、气象监控、安全预警、应急救援等城市安保资源,搭建旅游安全救助平台并保持24小时畅通;公安、消防、卫健、交警、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城运中心及属地街道,协同武侯祠博物馆、锦里公司,日均投入900余名安保力量,抓好假日期间安全巡查、交通疏导、市场管理、综合执法、市容整治等关键环节、重点部位的“全时段可视”驻点保障;通过官方网站和微博、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旅游线路、活动安排、安全讯息等,为游客提供安全、便利、温馨的旅游消费环境。
节日期间,武侯区出动行政检查组414个、1114人,督导检查A级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等文旅场所1146个,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对武侯祠、锦里等热门景点周边虚假广告、价格欺诈、抢客拉客、乱收停车费等市场乱象开展严厉打击,确保文旅市场整体安全平稳有序。
来源:武侯发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