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出台推动入境旅游加快恢复的八条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国办发〔2023〕36号),充分释放“后大运”综合效应,推动入境旅游加快恢复,加快建设国际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日前,成都市出台推动入境游加快恢复的八条措施。
开展国际旅游精准营销
在试行免签6国开设“公园城市 熊猫故乡”成都国际旅游驿站,赴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重点客源地开展差异化营销,组织大熊猫摄影作品全球巡展暨成都文化旅游专场推介会,借助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平台推广成都旅游产品。邀请国际旅行商来蓉采风踏线,涉及的市域内国有景区给予免门票支持。对赴境外参加文旅部门组织的旅游营销活动的旅行社给予补贴,对参加文旅部门认可的境外重要国际性旅游展会,宣传推广省内旅游产品的旅行社,购买独立展位给予补助。
开拓入境客源市场
对组织接待境外游客来蓉的旅行社,按照人次标准给予奖补,单个旅行社最高奖励80万元。
推出过境免签优惠旅游产品
对利用144小时免签政策推出8小时至48小时不同行程、不同主题中转旅游“套餐”的OTA平台给予奖补。
提升景区、度假区国际化品质
提升外籍游客和港澳台居民持有效证件预订景区门票的便利化水平,对入境旅游团队开通景区门票“绿色通道”。对国家4A级(含)以上旅游景区、省级(含)以上旅游度假区新(改)建游客中心、多语种讲解设备、标识系统、厕卫设施等,完工后按照不超过实际投入资金比例10%的标准,给予一次性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补助。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国际化素养
推进导游、多语种讲解员和酒店服务人员国际化、专业化建设,编制旅游从业人员服务国际化提升培训教材,开展线上线下国际化素养提升培训,重点对入境游导游进行现场模拟训练,提升带团技巧和服务水平。
改善购物及支付环境
优化外卡受理环境,组织银行和支付机构提高外卡收单业务覆盖率,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宽窄巷子、锦里、春盐商圈、交子公园商圈等入境游客集中的景区、商圈加快推广跨境移动支付;提升移动支付便利化,优化境外电子钱包在境内商户支付和云闪付旅行通卡等手机支付产品及服务流程,稳妥有序扩大业务范围和商户受理范围;优化数字人民币涉外支付使用。推动春熙路等有条件的商圈打造离境免税、退税特色购物街区,支持大型商场、老字号、特色商店、时尚消费品牌等商业企业积极申请办理离境退税业务,经市税务部门审核办理备案后成为退税商店,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优化版应用。
加强市场秩序监督管理
加大对旅游景区(度假区)、酒店、餐厅、购物商店等重要场所的监管执法,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游客投诉高效处理和旅游商品信誉担保理赔等工作机制。
建立联动机制
由市文广旅局牵头,协同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市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国家、省、市各项推动入境旅游加快恢复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以上政策措施适用于在成都市注册一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及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事业单位。该政策措施执行至2024年12月31日,具体实施细则将通过适当方式公布。国家和省、市出台新的政策措施,遵照执行。(李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