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成都

让城市留住根脉 让市民记住乡愁

天府文化“逆生长”,代表委员热议“让天府文化‘活起来’‘潮起来’”写进报告

2024年02月05日07:55 | 来源:成都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让城市留住根脉 让市民记住乡愁

在今年的成都市两会上,“让天府文化‘活起来’‘潮起来’,让城市留住根脉,让市民记住乡愁”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如何让千年历史文脉焕发新活力,让天府文化的魅力展现新风采?近日,代表委员纷纷展开热议。

  市人大代表王力宏建议,加快推进创建“宝墩古城考古遗址公园”,深度挖掘宝墩独特的古蜀传统文化价值,力争将宝墩古城遗址考古公园建设成为以文博展示、考古体验、民宿休憩为主导,文旅互动、农旅融合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市政协委员晋超建议,将建设有世界影响的文学之城纳入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和“三城三都”建设行动计划整体布局。

  这一年里,天府文化“逆生长”。古老的千年遗址化身古蜀文明的童趣乐园,用方志书写城市记忆的长卷,古籍焕发新生,文艺精品打造硕果累累……

  文博游火热的当下,“依址而建”的文旅新场景吸引了更多市民的目光。生机勃勃的农田之间,晨曦微光之下,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的几栋建筑投下深邃的倒影,守望着这片土地。宝墩古城遗址的发现构建了古蜀文明起源的篇章,为完善古蜀文明发展脉络提供了基础性支撑。

  看文物、挖“宝贝”、修陶器……新年将至,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研学场景再度更新,增设宝墩小红点美育研学空间、宝墩古蜀研学宿营地等场景,持续完善游客研学体验。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让这片曾孕育文明曙光的古老土地绽放出新的活力。

  过去一年,曾被贴上“小众”“冷门”标签的方志馆在社交平台上一度爆火。

  “小小的展馆,大大的震撼!”叩响以《华阳国志》为形的蜀地密码之门,成都方志馆的“书卷”缓缓展开,从成都三千年建城史,到非凡十年的跨越,人们在这里一一见证成都的发展。参观游览、社教研学、走进社区与校园……2023年,成都方志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惠民文化活动,全年参观总人数较2022年增长20余倍。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水文化”“木文化”“饮食文化”“孝道文化”等主题综合方志馆8个。同时,全市已设立成都方志馆分馆11家、成都微方志馆130个,覆盖全市23个区(市)县。

  2023年12月,国内唯一的古籍保护沉浸式体验场所——东安湖古籍保护沉浸式体验馆面向公众正式免费开放。步入体验馆的大门,玻璃柜中展示出20余种古籍。透过这些纸张,观众似乎可以穿越岁月,读懂古人的智慧。

  将古籍资料收集好、保护好,把中华文明传承下去,这是修建东安湖古籍保护沉浸式体验馆的原因。西部文献修复中心主任彭克表示,“古籍是文明延续的最主要载体,我们有义务向全社会普及古籍保护的知识,让历史中的文字真正活起来。”

  为了更好地开展古籍修复工作,2023年成都图书馆(成都市古籍保护中心)开展了馆藏古籍深度普查工作,完成馆藏古籍深度普查编目2805部20735册。古籍深度普查,就是给古籍“上户口”,曾掩藏于岁月长河中的珍贵古籍,正在重现光芒。

  在2024年开年之际,成都文艺界又有好消息传来。蒲江县民间文艺家卢树盈的作品《箭塔村故事集》获“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学作品”。

  2023年11月,舞剧《大熊猫》正式首演。剧中,享誉世界的大熊猫IP、耳目一新的舞台样式、剧情叙述中的情感表达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感染了众多观众。

  2023年,成都推出舞剧《大熊猫》、京剧《薛涛》、电影《孤军》、电视剧《故乡,别来无恙》《做自己的光》、歌曲《国色》等优秀作品。一部部“成都造”文艺精品登台亮相,天府文化在多样化的叙事语言里,越来越精彩。(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茹懿 吴雅婷)

(责编:章华维、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