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政商动态

不得了!泸州泸县这个学校的大课间不一般

2023年12月29日15:41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游、滚、翻、穿、绕、盘……两条长龙一黄一蓝,应和着鼓点交错腾跃;“狮子”们在鼓乐声中前探后视、左腾右挪,时而威风凛凛,时而调皮逗趣……

如此欢腾的场景,是泸州泸县第五中学的大课间,这样热闹的场面在泸县五中几乎日日可见。

泸县五中地处泸县玄滩镇,浸润在玄滩狮舞、玄滩薅秧歌、乾坤龙舞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中。为了传承非遗,泸县五中创新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融入了当地独特的非遗项目,增强学生的非遗传承意识。

泸县五中高二年级学生廖健说:“作为舞狮社团的一员,在‘非遗进校园’的活动中,我能亲身体验非遗舞狮带给我的魅力,使我获得了成就感的同时,还促进了我和同伴之间的默契和友谊。表演完成后,同学们的喝彩声让我感受到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和责任。”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推动“非遗进校园”落地落实,泸县五中以“非遗传古风,龙狮舞樟林”为文化主题,以“非遗体美”教育为特色,将玄滩金狮舞、玄滩乾坤金龙舞、金钱板、玄滩薅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厚道”文化有机融合,打造学校特色课程,形成了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

“我们推动‘非遗进校园’,主要是为了弘扬、传播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保存本土传统文化命脉,同时也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泸县五中党委副书记唐强说。

在泸县五中,文化的传承不止于此。

为营造“非遗”教习氛围,泸县五中将非遗特色融入校园建设,以打造学校场道馆室文化为契机,在“厚道”文化浸润下,泸县确立狮舞、龙舞等非遗建设项目,建设校史馆、非遗陈列室等,着力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樟林大道景观、“爱而厚教”广场、“非遗”文化墙、孔子广场等,提高环境育人功能。

同时,泸县五中利用校园广播、展板等途径宣传传统文化,通过开展“非遗”文化体验系列活动、举办传统文化论坛、开设“非遗”公益讲座等,激发学生对“非遗”传承的热情,让学生领略传统魅力,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非遗体美’特色课程常态化教学,加大投入力度,壮大非遗师资队伍,做好传承与创新,打造学校非遗精品社团,走出校园参加各类赛事表演,增强学生文化获得感。”唐强说。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为加大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泸县积极构建特色课程育人体系,利用课后延时服务,依托各学校非遗传习基地培育非遗传习队伍,开设了牛滩扎染、海潮剪纸、得胜花灯等特色非遗课程,在打响本土非遗品牌的同时,激发学生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罗净熠、牟敏)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