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政商动态

探访:“2023乡村振兴创新案例”为何花落这个丘区农业大县

2023年12月12日10:55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12月10日,人民网联合相关中央单位在北京举办“2023乡村振兴大会暨人民优选(乡村振兴·地方优品)集中选品会”,会上正式公布了“2023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名单。其中,由安岳县人民政府推荐的《四川省安岳县: 深耕“三农”绘就“富春山居图”》案例获“2023乡村振兴创新案例”。

该荣誉为何花落安岳?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进安岳,实地探访了荣誉背后的故事。

安岳作为四川第一人口大县、首批扩权县、革命老区县、乡村振兴先进县,始终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美丽乡村、留住醉美乡愁,守护文化根脉、浸润时代人心,建强战斗堡垒、激活源头活水,努力探索出一条丘区农业大县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安岳乡村振兴的“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

擦亮“金字招牌”

繁荣产业之花

12月11日上午,走进安岳县粮经统筹促进柠檬高质量发展示范园,映入眼帘的是田间长势喜人的粮经作物、坡上高产高效的优质柠檬、路边拍照打卡的外地游客……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示范园已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样板间”。

产业发展,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源”。近年来,安岳县依托特色资源,大力推进成渝高效特色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园建设,推行丘区农业共营制和跨区域合作模式,构建形成“7+3+1”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成渝中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果上山”“果还粮”“果加粮”多重粮经复合模式在全省推广,找回耕地、恢复良田5.5万亩,粮食、大豆面积产量和生猪出栏稳居全省第2位,5次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15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柠檬面积、产量均占全国70%以上,品牌价值突破190亿元,成为全国县域单一品种规模最大的特色农业产业,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安岳潼南柠檬产区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安岳柠檬、周礼粉条、通贤柚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富民产业“遍地开花”,共同富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践行“两山”理念

打造美丽乡村

在长河源镇灯虹村,清澈的岳阳河水缓缓流淌,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倒映水中,绘成一幅美丽画卷。“河水变清了,记忆中的美景又回来了……”12月11日,灯虹村村民吴大爷漫步河畔时,感慨不已。

建设美丽乡村,既要生态宜居颜值高,也要守护乡愁留住根。近年来,安岳县坚持以“两山”理念为引领,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推进美丽生活、美丽经济、美丽生态“三美”融合,加快打造巴蜀美丽乡村示范带,构建形成“三环两轴十片”乡村振兴发展格局。

“三破、三立、三变”宅改+助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模式在全省交流推广,3个乡镇纳入国家级重点镇,7个乡镇入选全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

安岳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2899处,获评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示范县;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32个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先进示范村;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房前屋后青山绿水,生态田园瓜果飘香,这里的人们尽享幸福安逸生活。

绘就“诗画之旅”

厚植文化根脉

竹的文化、竹的诗词、竹的装点、竹的艺术作品……走进安岳县李家镇初级中学,校园里处处彰显着“竹韵味”。近年来,该校依托李家镇传统竹编艺术,着力打造以竹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让这项非遗在校园传承并发扬光大。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安岳县抢抓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机遇,依托多元文化,全力打造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安岳石刻传统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安岳竹编、安岳曲剧、安岳石工号子、安岳米卷制作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岳县文化馆被评为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电影《柠檬》荣获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百姓大舞台”被中宣部评为群众性文化活动优秀案例。

大力推进“三治”融合。安岳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打造了公共文化、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三方协同发展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安岳样板”,文明之风吹遍街巷阡陌。

筑牢“战斗堡垒”

夯实党建根基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近年来,安岳县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通过党建领航聚力赋能,切实将党建“红色力量”转化为推动流域治理的“绿色引擎”,在全国率先探索“党建+流域治理”模式。

长久以来,安岳始终积极推进川渝跨界河流一体化治理,与潼南组建“两地三方”党建联盟,探索“六共”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引领区域协同发展。水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改善,已形成信息共享、巡河共治、执法共查的生态环保大格局。

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定期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年度述职和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五星文明户、道德模范等创建活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大力实施百名年轻干部助村、百名大学生返乡、百名优秀农民工回引“三百工程”及“大学生进农村计划”,乡村振兴实用人才达5万余人。“柠哥檬妹”纳入全省首批“川字号”特色劳务品牌,安岳获评全国农业创业创新典型县、全省就业促进专项行动先进县。人才“引擎”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

今天,朴实善良的安岳人民安居乐业、和谐幸福;明天,勇敢智慧的安岳人民,将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奏响田园林网交相辉映、产村景旅互动融合的新时代乡村振兴华丽乐章。(潘政吉)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