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分类后的垃圾去哪儿了?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已实施了两年多,“新时尚”也已经变成了“新日常”。通过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宣传普及,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日渐浓厚,垃圾分类成效不断提升。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推进,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的居民已经普遍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在街头,随处可见颜色靓丽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柜体上除了清晰地标注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不同的分类,不少居民和商户都自觉地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集合!“候车室”等待出发
垃圾桶并不是垃圾的“最终归宿”,而是它们“新旅行的启程点”,垃圾投放点则是“开启旅行的候车室”。
“以前,小区楼下就一个垃圾桶,什么都往里面扔,现在实行分类投放之后,环境也变得干净很多,大家都觉得更安逸了。”向阳小区附近居民的感慨道出了不少华阳人的心声。
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被“主人”拿到垃圾分类投放点正确的分好类后,就等待着开启下一段旅程。
转运!垃圾也搭上了“公交车”
垃圾投放到相应垃圾桶里后,将在投放点等待一辆辆专属“公交车”的到来。作为垃圾分类中端收运的“好帮手”,每天早上7点不到,清运公司的垃圾运输车便“加足马力”,奔走在华阳的大街小巷。
这些专属“公交车”要负责华阳街道所有的垃圾分类点位,不管是天晴下雨、酷暑寒冬,它们都会准时准点出现在各个垃圾投放点,按规定的线路清运垃圾。
“我们每天大概要(在华阳)清理450吨左右的垃圾。以前有些人垃圾乱扔,我们清理起来很费劲。现在垃圾精准投放,我们的效率比以前高多了。”清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乘坐”上专属清运车后,垃圾便开启了“定制旅行”:可回收垃圾被送往再生资源加工厂复活重生;厨余垃圾被送往万安厨余垃圾处理中心做成堆肥;其他垃圾经过压缩站中转后,被送往发电厂焚烧发电;有害垃圾则被送到暂存库,未来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重生!给垃圾上点“压力”
位于龙马路的四川天府新区华阳环卫综合服务中心,被花园覆盖。花园之下是一座其他垃圾的压缩中转站,其他垃圾在这里压缩后再被转运至发电厂。
压缩站包括地下两层,负一层为垃圾卸料平台,这是一个巨型的漏斗状容器,从生活区拉来的其他垃圾就倾倒在这里;负二层为压缩装载平台,其他垃圾经过“漏斗”漏到负二层后,就会被两个横向的推头推进转运车厢、压缩成块。
据该压缩站负责人介绍,整个天府新区的其他垃圾都会送到这里处理,压缩站平均每天要压缩、转运约500吨其他垃圾。“在压缩站修起来之前,垃圾都是各地先露天堆放着,然后再等车来拉走处理,既不卫生、效率也低。”
其他垃圾被压实后,装进转运车车厢,简单的清洗下车身就会再次踏上“旅途”。压缩后的其他垃圾被运往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发酵!变“废”为“肥”
不仅其他垃圾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厨余垃圾只要经过专业生化处理,也能变“废料”为“肥料”。完成固定点位厨余垃圾收运工作后,转运车会将厨余垃圾转运至万安的厨余处理中心进行处置。
在这里,厨余垃圾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脱水后和其他垃圾一样进行再处理。这些垃圾会在专门的设备下,经过破碎、分拣、固液分离等环节实现重新利用,实现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达100%。另一类餐厨垃圾则会在 “黑科技”的加持下,充分利用生物发酵技术,使厨余垃圾变废为宝,成为农业生产不可多得的有机肥料,被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回收,实现资源再生。
通过这趟特殊的“旅行”,大家有没有更了解到垃圾的“一生”?原来分类好的生活垃圾通过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之后,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能变废为宝,实现垃圾资源化!(李艾)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