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大安区:创建“枫桥式”司法所 擦亮法治建设“金字招牌”

“赔钱,我这属于工伤。”园区工人余某说道。
据了解,余某在工作期间不幸摔伤了手,因赔偿问题与企业无法和解,经过何市司法所内工作人员多次调解后,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
近日,四川省司法厅发文命名100个司法所为第四批省级“枫桥式司法所”。其中,自贡市大安区司法局何市司法所榜上有名。
何市司法所立足发展大势,以建设法治乡村为目标,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服务乡村振兴发展,以创先争优为目标,以抓好社会稳定为重点,充分下好基层司法机构在社会纠纷矛盾调处方面的“先手棋”,在争创“枫桥式司法所”的过程中,让“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真正能够落地生根。
2022年以来,何市司法所共计走访立华牧业、陈先勇牧场等企业约30余次,解答咨询200人次,提供法律意见1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3600余份。成功创建第四批省级“枫桥式司法所”,也标志着全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
新形象 司法所建设规范化
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工作,谋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范建设要求,设置人民调解、社区矫正、便民大厅、安置帮教、远程会见等功能室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设置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等窗口服务。同时建立以“专业法律服务队员+党员志愿者+法律明白人”为成员的燊海公共法律服务队,实现“人往院坝走,事在田间办”,为村民宣政策、送服务、促发展。
新模式 突出多方联调机制
联合镇综治办、派出所、各村网格员力量,发挥镇村两级调委会“神经末梢”作用,同时引入职业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业人员组成“法治诊疗队”,不定期入户“看诊”、院坝“坐诊”方式,对重点对象和热点法律问题“问诊把脉”。
新要求 抓好重点人群管理
严格按照上级部门最新文件要求,宽严相济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工作,落实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及请销假制度,确保不脱管、不漏管。坚持定期走访,了解社区矫正对象日常表现情况,准确掌握其思想动态。同时做好刑满释放人员衔接,实行人员衔接留痕管理、备案和跟踪制度。将刑满释放人员实行“一人一册”精准帮扶及分类管理,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融入社会。
新气象 普法工作形式多样
推行“法律明白人卡”和“普法卡”两卡上墙,把农户按“五类人群”(即妇女、老人、未成年人、农民、农民工)进行分类,按需确定一名法律明白人对其进行一对一法律帮扶,实现“户户有帮扶,家家有卡片”。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以“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国际禁毒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向群众开展法律知识的普及和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宣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何市司法所将量体裁衣,创新理念,进一步发挥基层司法所各项职能作用,全力满足群众多元化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需求,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基层平安建设、法治建设贡献司法行政力量。(杨静茹 陈凤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