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文化

制作巨大油纸伞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中国伞王”拨云见日迎油纸伞新生

2023年12月04日09:45 | 来源:华西都市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中国伞王”拨云见日迎油纸伞新生

“一竿翠竹,巧匠批栾。条条有眼,节节皆穿。”在伞制作技艺(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毕六福看来,伞不只是挡风遮雨的工具,还有着更为高远的含义。“‘伞’字上半部分是人,下半部分是十,代表着顶天立地的浩然正气。”他用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守望,将这份传承和理解,播撒得更广、更远。

  一坯二糊三打杂四验收

  近百道工序也“不要慌”

  分水油纸伞,目前全国唯一一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油纸伞制作技艺。分水岭镇制作油纸伞的历史从没有断过,这是毕六福最为自豪的一点。分水岭镇属于泸州市管辖,位于四川省的东南部。毕六福回忆,以往听父亲说油纸伞有近百道工序,原本自己是不相信的。在申请非遗传承人过程中,毕六福专门梳理了每一道制作工序,才发现这并非虚言。

  每年八月起,是毕六福挑选竹子的时间。选取三至五年的楠竹,最好是生长在向阳面,或者是当西晒的竹子,才够挺拔、够坚硬。毕六福11岁开始跟着父亲上山选竹,学习“一坯二糊三打杂四验收”的95道工序。

  所谓“一坯”就是制作伞坯。选好的竹子经过砍竹、锯竹、刮青、削竹、号墨、转孔、打捆、烘烤等工序后,褪去青竹表面的颜色,成为制作伞架的原材料。毕六福便会开始搭建伞架的步骤。

  “二糊”就是裱纸。用电脑打印或者是用老拓版拓好的纸样裱装到伞架上。毕六福介绍,目前工作室中还保留着“天女散花”“龙凤呈祥”“百鸟朝凤”“八仙过海”这些老拓版的石印。在裱糊伞面时,每一格的伞面要裱得均匀,纸的宽窄适宜,边缘呈现出规则的圆形。

  “三打杂”就是穿线、上油、烘烤等过程。传统的油纸伞涂抹的是天然的桐油,这是从桐树的种子中榨出来的一种天然油。虽然能够使伞面变得光亮,方便雨水流下来,但天然桐油有很重的味道,不少人对其避而远之,欣赏不来。毕六福说,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接受油纸伞,现在他们也会使用无色油来进行涂抹,以打开更大的市场。

  “四验收”指的是每进行一个重要的工序,就需要人员进行质检、验收,而后再进行下一步,这也是毕六福工作室保证出产油纸伞质量的重要一步。“比如要看图样有没有对上,伞面也不能有不平整。”毕六福说,“我们申报非遗时写的是有95道工序,就要如此去做,不要慌。这里多一点那里少一点,肯定是要不得的。”

  父亲临终嘱托守住技艺

  “中国伞王”一炮而红

  原本泸州会做油纸伞的人并不少,“起码有上百家,家家户户都在做。其实我们申请非遗的时候,是以‘泸州油纸伞’的名字申请的。但在二三十年前,就只有我们分水岭镇的手艺人还在做油纸伞了。”毕六福回忆。

  分水岭镇距云南、贵州等地不远,这也是分水岭镇的油纸伞发展得格外好的原因之一。据毕六福介绍,对于少数民族人群来说,油纸伞是必不可少的物件。“无论是结婚还是生孩子,他们都要用上一把大红色的油纸伞,取‘油纸油纸,早生贵子’的吉祥寓意。”毕六福介绍,曾经销量最高的,就是大红色的油纸伞。“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油纸伞只卖几角钱一把,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也就一块多钱一把。贵州的都匀、凯里、安顺等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油纸伞。”

  除了地理优势,人为的因素同样不可忽略。毕六福是毕家第六代伞匠。在他的印象中,每天早上都能看到父母、爷爷做伞。而在学习之余,他也帮衬着做些穿线的轻活儿。“我从小就喜欢做伞。”在洋伞厂倒闭之后,毕六福又全职做起了油纸伞。最困难的时候,一年只能卖几千把。即便如此,毕六福也没有放弃过。他一直坚持着父亲去世前的叮嘱:“你要好生守着这个技艺,一定要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去做。”在父亲口中“好三年歹三年,不好不歹又三年”的行业认知中,时间来到了2006年,毕六福迎来了机会。这一年在成都举办的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毕六福用一把直径12米、高8米的油纸伞震撼全场,引得媒体争相报道。

  而这并不是毕六福做过的最大的油纸伞。2014年,毕六福曾经受邀为广西阳朔某酒店制作过一把直径16.2米的油纸伞。也正是这把伞,让他拥有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并且一举获得“中国伞王”的称号。“这把伞我做了一年零七个月,选竹子就选了半个多月,最多的时候有八九个人来帮忙。”毕六福回想做大伞时候的辛苦,记忆犹新:“其实我不想做大伞,又大,又高,又危险,时时刻刻都挂念着,觉都要少睡很多。”做这一把伞,并非冲着“伞王”的称号而去。能够在阳朔这种扬名中外的旅游景点展示泸州油纸伞文化,才是毕六福最大的动力。

  撒播油纸伞文化种子

  把古老技艺传承好

  在毕六福及其他油纸伞手艺人的推动下,油纸伞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实用也好,用来拍照也罢,油纸伞总算迎来了新生。如今,分水岭镇从事油纸伞的有百来人,这些人的就业问题也迎刃而解。走在分水岭镇的街上,油铺也好,粮店也好,门口总坐着一两名手中做着油纸伞的人。毕六福说,现在从事油纸伞制作的人,大都是女性。“丈夫外出打工后,她们要在家里守着孩子读书。如果能有一些工作做,还能照顾孩子,对她们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而推动油纸伞文化的宣传,不只是让更多人加入到油纸伞制作的队伍中。在毕六福看来,传播油纸伞文化同样重要,它能够在人们心里埋下油纸伞文化的种子,不知在哪一个时刻,就能够开出花来。而他要做的,就是播种尽可能多的种子,等待它们生根发芽。

  如今,毕六福大多数时间都在油纸伞博物馆工作。这里每年都要接待很多参观人群,有的是来研学的团队,从小学到大学都有;有的是政府安排参观、学习的人群。他们中一些人留在了油纸伞制作行业,即便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全部的工艺,也能购买一些半成品进行加工,让油纸伞走向更远的地方。

  “大家能够参与总是最好的。可以说我是见证了伞帮的兴衰。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在这个越来越好的时代中,把油纸伞技艺传承好。”毕六福说。(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徐语杨)

(责编:章华维、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