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蓉召开

11月25日至26日,“青藏高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研讨会由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与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故宫博物院等科研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
王果致辞。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供图
研讨会开幕式上,四川大学社科处常务副处长王果代表四川大学祝贺本次研讨会顺利召开。他表示,学校对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将基地定位为国家级科研基地,在人、财、物方面给予了特别支持,并以基地为依托,对校内民族研究相关力量进行整合,推动四川大学民族研究进一步发展。
励轩致辞。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供图
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励轩介绍了基地的学术研究情况。他表示,基地是依托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而建,涉藏研究是基地的优势和特色。基地近几年把原来的汉藏关系史研究进一步拓展为藏族与周边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同时加强了对藏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进程的研究,并充分挖掘考古学特别是西藏考古对于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霍巍致辞。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供图
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霍巍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学科性,把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从事藏学研究的专家学者聚在了一起,共同探讨青藏高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相信会极大促进各学科领域专家们的交流。
本次研讨会共设7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分别就“多语种文献互证的藏族与周边各民族关系史”“人类学视野中的青藏高原社会文化”“文物考古视野下青藏高原古代各民族的互动与交融”“青藏高原生态文明、社会经济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藏高原各民族社会经济活动与传统文化保护”等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
在研讨会闭幕式上,霍巍作大会总结致辞。他表示,此次研讨会是基地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次大规模学术会议,也是藏学所近年来举办的最大规模学术会议,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他希望会议组织人员认真总结,把这种模式固定下来,打造成一个品牌,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余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