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19号线二期开通初期运营背后

成都有一条列车产业链 全面实现整车“本地造”

2023年11月30日09:10 |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小字号

原标题:成都有一条列车产业链 全面实现整车“本地造”

11月28日,晨光微亮,人们又从四面八方汇聚于地铁站点,经由一趟趟列车,输送至城市的楼宇间,推动这座城市向前向上。上午9点,在成都双流机场T2航站楼东站,随着列车鸣笛声响起,向所有人传达了一个信号——19号线二期正式开通初期运营。

19号线二期作为成都轨道交通第四期规划线路的“先行者”,其装配的车辆及配套设备集合了成都中车时代、成都鼎汉、成都今创、成都锐洋、成都康尼等10余家本地企业,形成了集设计研发、装备制造、装配总成等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群,全面实现整车“本地造”。

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的中车成都公司,正是成都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的一个缩影。在现有已运行的成都地铁线路中,有60%的列车出自该公司,其中包括19号线二期车辆。

在这里,从一块块铝合金型材,到完成整车制造,需要经历流水生产线上60余个制造工位。这意味着,各工位保持着2辆/天的生产制造节拍,整车生产周期在60天左右。

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相当于列车“医院”。现行的7号线、18号线的部分列车会在这里进行“定期治疗”。在这里,陆续建成投产的车辆整车、车门、齿轮箱、转向架、空调等检修线路,使车辆检修前后端工艺流程衔接更为紧凑,整车检修效率提高8%。

据悉,该智慧工厂率先引入的MRO(城轨检修系统)、IOT系统(产线数字化系统)等生产管理系统,打通了生产制造各环节数据链接,实现了车辆检修工艺、采购、生产、质量等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全面提高了生产智慧化水平。

时间拉回到2021年1月7日,由中车成都公司和成都轨道集团联合打造的全国首列基于5G车车通信全自动驾驶的时速160公里新一代市域A型列车下线,国内首个2025智慧型全自动行车试验平台正式揭牌,代表着国内市域轨道交通和智慧城轨技术装备的先进水平。而19号线二期车辆正是运用了新一代市域A型列车的技术平台,通过该公司城轨项目团队的不懈努力,实现了“成都车、成都研、成都造、成都用”。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