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昭化: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11月28日,走进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凤凰村村委会,村干部、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昭化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齐聚一堂,正对一场家庭纠纷进行调解,经过一上午讲案例、说道理、摆事实,最终当事人达成一致协议。
“这次针对两弟兄土地、林山和老人赡养问题进行协调,最终取得很好的成效,看着两兄弟握手言和,我们村干部也非常感动。”昭化镇凤凰村干部刘仕才笑着说。
多方联动、多元化解,只是昭化镇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昭化镇坚持“完善四支队伍、建强‘雪亮’工程、拓展畅通信访渠道”的“411”思路,切实从“提认识、强责任、搭平台”进行有益探索,着力增强政策宣传、诉求引导、矛盾化解以及社会心理疏导实效,形成“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多元化解”的工作格局。
“自‘一、二、三、四+N’工作运行机制实行以来,我们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原则,所有矛盾纠纷按照‘社、村、镇’逐级受理、分级化解,依法依规、理性化解,法理相容、柔性处理,人为关怀、解难纾困。有力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昭化镇综治中心主任王江生介绍。
此外,为进一步消除辖区社会治安隐患,着力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效,昭化区严格按照“谁调处、谁回访、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对成功化解的矛盾纠纷坚持事后回访、随机抽访,深入了解群众对调解结果的满意度,及时做好矛盾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确保彻底化解矛盾纠纷,减少矛盾纠纷再次发生的隐患。
“为了让矛盾纠纷调解得了、化解得好,我们建立了回访制度。在矛盾纠纷调解后,调解员通过走村入户、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回访,了解矛盾纠纷是否有后续问题,达成的协议是否履行,让老百姓满意、舒心。”昭化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张勇介绍。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昭化区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通过化解基层各类矛盾纠纷,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全区共排查矛盾纠纷5022件,化解4993件,化解率99.42%。
接下来,昭化区将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规范化建设,同时整合资源力量,优化工作流程,强化衔接配合,配强人员队伍,切实开展矛盾纠纷一地办工作,让人民群众少跑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李益焕、邹星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