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市州

“跛脚村医”黄永剑:守护村民健康22年 用脚步丈量农村基层卫生事业

2023年11月03日19:53 |
小字号

近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之“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3年10月月度人物候选人名单出炉,自贡市贡井区桥头镇增产村 “跛脚”村医黄永剑上榜。

“黄医生来啦!快进屋坐……”日前,在贡井区桥头镇增产村8组,双目几乎完全失明的村民余德仙,仅凭脚步声就认出了来人是村医黄永剑。

今年77岁的余德仙患有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每隔一段时间,黄永剑都会上门为他测血压,随时掌握他的身体状况。“不错,血压很稳定,你一定要坚持吃药哦。”黄永剑再三叮嘱。

黄永剑是一名“80后”村医,已驻守乡村22年。因患病落下残疾,两条腿一长一短、走路一瘸一拐的他,这些年用脚步丈量村医之路,穿烂了上百双鞋,先后骑坏了3辆摩托车和1辆电瓶车,行程近8万公里,用精湛的医术守护村民健康,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最热爱的农村基层卫生事业。

立志从医

因病落下残疾,少年长大后回乡当村医

“如果发生在现在,我不可能落下残疾。”黄永剑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刚满10岁的他出现腿部疼痛无力的症状,家人赶紧送他就医,后被诊断患化脓性髋关节炎和败血症,虽经治疗仍落下病根,被评定为肢体三级残疾。

从一个活泼好动、无忧无虑的少年到走路一瘸一拐的残疾人,黄永剑经历人生剧变。也正因为此,他立志从医,去改变“农村地区医学不发达”的现状。

另一个原因,则来自父亲的临终嘱托。黄永剑的父亲是上世纪60年代的高中生,自学中医的他擅长针灸、拔罐,在当地小有名气。临终前,希望正在上初中的儿子黄永剑,长大后能和他一样去治病救人。

2000年,黄永剑从自贡卫校(现为: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毕业,成为桥头镇卫生院的一名临聘人员。次年,经卫生院医生推荐,他顺利通过乡镇医疗系统统一考试,成为增产村卫生室的村医。

“当时,村卫生室条件简陋,共有4名村医,到现在就剩下我一个。”黄永剑称,原来的同事有的已经转行,有的自己开药房,只有他坚守到了现在。“想到热心淳朴的村民,我心里舍不得。”黄永剑直言,“我走了,谁给他们看病呢?”

黄永剑本就是桥头镇增产村人,大多数村民都是看着他长大的,因此往往都直呼他小名“黄剑”。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存有黄永剑的电话,大凡小事总是第一个想到打给他。哪怕是手机、家电出了故障,风里雨里,黄永剑随叫随到。

治病救人

绕地球两圈,他被村民视为“救命恩人”

“全村户籍人口2430余人,常住人口1700多人,其中糖尿病患者51人,高血压患者160人,当中又有17人血压常年不稳……”黄永剑的大脑如同一台电脑,什么时候上门诊疗,以及患者吃什么药,有哪些生活习惯,他都一清二楚。因为精湛的医术,他被村民视为“救命恩人”。

10月上旬,黄永剑接到增产村6组村民杨友芳打来的电话,称自己两天前吃红苕“吃膈了”,出现呕吐现象且无法正常排便。黄永剑根据自己多年从医经验,以及自己日常掌握的“患者年老多病、长期卧床”等情况,高度怀疑这并非普通积食,而是有可能危及生命的肠梗阻,于是赶紧帮她联系车辆,将其送往医院。事实证明黄永剑的诊断是正确的,通过努力,这名村民得到了及时救治。

同样的,村民赖大姐也说:“我这条命是黄医生救回来的。”17年前的夏天,黄永剑通过电话得知村民赖大姐被蛇咬伤后,背起药箱就往她家赶。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山路崎岖、加上心急火燎,一瘸一拐的黄永剑一路上不知道摔了多少跤。至今,赖大姐提起这件事时,都不忘对黄永剑一顿猛夸。

10年前, 村民冯婆婆从高处坠落,致全身多处骨折,后又因伤口感染引发败血症,被医院下发了病危通知书。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家人将她接回家,开始准备后事……唯独黄永剑没有放弃。他不但多次上门为患者换药、输液、悉心护理,还手把手地教会了家属一些简单的护理知识。奇迹出现了,一只脚已经踏进“鬼门关”的老人病情一天一天好转,最后奇迹般地痊愈。

黄永剑是村医,更是村民的“家人”。由于村里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当留守老人发生疾病时,他还需要担任“病人家属”的角色,不但负责送院就医、在告知书上签字,还经常在病房陪床。

坚守在这方小天地,守护着全村人的健康,这是黄永剑永不变的初心。22年来,黄永剑行程约8万公里,共计出诊2400余次,救治患者7.2万人次。由于两条腿长短不一,黄永剑右脚鞋底磨损特别快,往往三四个月就要换上一双新鞋;这些年穿烂了上百双鞋、骑坏了3辆摩托车和1辆电瓶车。

完成转型

从“治”到“防”,成村民健康守护者

近年来,随着政府实施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村民的就诊环境得到极大改观。卫生室里合理设置了诊疗室、观察室、输液室、药房等,配置了针灸、血糖检测仪等医疗设备。与此同时,“村医”也从单纯的治病救人向防治结合和公共卫生服务转型,黄永剑因此成为了一名“家庭医生”。

“环境、设备、身份在变,但医者的仁心永恒不变。”黄永剑说,“‘转型’意味着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黄永剑说,以前每个月需看上千个病人,现在一天仅有三五个,但尽管找自己看病的人数在大幅度减少,但工作量却在增加,变得比以前更忙了:除了日常坐诊、为每一位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外,还要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结核病患者等进行健康管理,并开展疫苗接种、健康素养行动……

如今,黄永剑平均每天要完成10次以上的上门诊疗,背着他那装满血压计、血糖仪,以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药品的医疗箱,一瘸一拐地走在乡村道路上,让村民们看病更有“医”靠。

从“治”到“防”,农村基层医疗也迈出了一大步。不过令黄永剑苦恼的是,村民普遍缺乏基本的医疗常识,有的高血压病人只要“头不昏”就不吃药,有些村民的药物过期甚至是受潮发霉都舍不得丢。几年前,村里一名50多岁的村民因没谨遵医嘱,擅自停药半个月后,突发脑出血不幸去世,这成了黄永剑心里抹不去的痛。

因此,开展健康教育如今成为了黄永剑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他会不定期举行各种健康知识讲座,并通过微信推送或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增强大家的自我保健意识,预防疾病发生。

争分夺秒

“跛脚”村医在和时间赛跑

“子女的话可以不听,但黄医生的话不听不行。”10月23日下午,正在茶馆打牌的高血压病人万寿良,见到找上门来为自己检测血压的黄永剑时,偷偷把自己手里的烟灭了。

万寿良去年腊月意外摔伤后,黄永剑隔三岔五便会上门帮他换药,连拆线都没有上医院,因此为万寿良省下了不少车费。“甚至流鼻血了,我都打电话给黄医生,问怎样止血!” 万寿良说。

而今,黄永剑把自己的“诊疗室”开在了每一个重点关注人群的家里、开在了茶馆和田野。10月23日,黄永剑上门诊疗时遇到了正在田里干活的村民冯付成,两人就在田间地头,以医疗箱为“桌”,放倒的锄头为“凳”,边拉家常边测血压。

可最近几年,细心的村民会发现黄永剑的脚步越来越跛、走得越来越慢。

疫情最紧张的时候,作为增产村仅有的一名村医,黄永剑不但要到卡点值守,还要上门为隔离人员测量体温,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一度严重失眠患上了焦虑症。

去年5月,黄永剑被查出患有脑梗,开始出现记忆力减退,并且正在经历一系列的病痛:由于两条腿长期受力不均,股骨头坏死;脊柱严重侧弯压迫到了心脏;髋关节变形,不但疼痛难忍,坐久了,不借助外力就再也站不起来……

黄永剑说,他这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当年因患病致残选择从医,现在又面临因病情加重可能结束职业生涯的情况。“现在的我,其实正在和时间赛跑,即使最后赢不了,也要尽量为村民多做一点事。”

记者手记

“1553”,这是全市在岗乡村医生的数字。黄永剑只是他们中的一员。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奉献、任劳任怨,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用实际行动默默守护了老百姓的健康,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守护神”。所谓医者仁心,大抵如此。(自贡网记者 张才 卜一珊 摄影 宋姿熠)

来源:自贡网

(责编:章华维、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