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名选手参与40个项目 四川博士后人才“国赛”争锋

四川队代表团。四川人社供图
10月26日,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行,大赛以“智汇赋能发展 博创引领未来”为主题,是我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博士后赛事。
大赛设置了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赛和揭榜领题赛4个组别,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海洋开发与应用、其他行业七大赛道,共吸引6206个博士后项目、2.5万人参赛。经预选推荐和全国复赛,1530个团队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同期举办成果展示、交流对接、主题研讨、人才招聘等活动。
本次大赛,四川代表团派出64名选手代表参赛,涉及14个创新赛、11个创业赛、3个揭榜领题赛、12个海外赛共计40个项目。为进一步帮助和提高选手参赛能力,四川省和有关设站单位组织选手分阶段在此前进行了密集集训。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邀请首届大赛评委对选手开展分类指导,进行实战演练,帮助选手提升参赛水平。
四川是全国最早的14个博士后工作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省市之一。自1986年开展工作以来,在人社部、全国博管委的大力指导下,全省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在培养高层次青年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壮大招收规模、提高培养质量、完善公共服务。
聚焦博士后“引育留用服”全链条,相关部门已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的九条措施》,创设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项目、四川省博士后专项资金,出台进出(退)站、专项资金及日常经费等系列管理暂行办法,全力推动博士后事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在经费方面,四川已健全国、省、市、县、设站单位五级投入体系,设立省级专项资金,2023年省级财政专项经费预算近1.8亿元,比2021年增长近20倍;平台方面,已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507个,覆盖电子信息、油气化工、食品饮料等20多个行业和领域。另外,近年来,四川进站人数逐年快速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进站1031人、同比增长31.5%,截止到2023年9月底,在站博士后4687人,累计招收10971人,招收规模已居西部前列。
目前,四川在天府新区成立首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定期在高校、企事业单位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举办全省性学术交流活动。服务保障方面,长期在博士后子女就学、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近年来,出站博士后70%以上留川发展,很多已成为本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领军人才,涌现出李言荣、尧德中、刘清友等一批优秀博士后代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