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聚力正当时 深入乡村探振兴
——一篇来自北方工业大学乡印实践团的实践报告
近日,北方工业大学乡印实践团聚焦乡村振兴历史性成就,赴达州市万源市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体验乡村生活,感悟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大伦坎村调研 感受山村新风貌
万源是一块奋斗的土地,这里流淌着奋斗者辛勤的汗水,留下了先行者的足迹。旧院镇大伦坎村距离万源城区30公里,全村有盘山公路20公里,道路崎岖陡峭。“想致富,先修路”这句话深深的烙在每一个大山人的心里,从祖辈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泥泞小路,到现如今的水泥公路,修好的每一米路都是山中人走出大山发展经济的希望,原来的国家级贫困县成功脱贫,并在2021年被评为万源市“和美乡村”。
实践团成员来到农场主夏泽波成立的万源市合力家庭农场进行参观调研,了解农场的发展情况。夏泽波2017年回乡创业创办了家庭农场,几年的发展让他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不仅将自己的小家经营的越来越好,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村中的经济发展。
夏泽波说:“要想经济发展,就要思想进步。得抓得住机会和方向,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要与现代化接轨。”2018年夏泽波加入了电商平台,成立了自己的直播间与短视频平台,在工商银行融e购和832平台上销售农产品,主要售卖黑鸡系列产品、富硒含量高的土特产等,近几年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在这山清水秀的养殖场中,队员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勇于创新与踏实肯干结合的强大力量。
走入黑鸡养殖场 请教脱贫致富之路
万源是一块希望的土地,这里蕴藏着发展的机遇,前行者从不畏惧困难。黑鸡是万源独有的特产,2013年,在没有硬化路的情况下,村民周照轩看准旧院黑鸡的商业苗头,依然选择回乡创业,建立起养殖场。
来到黑鸡养殖场,队员们刚刚进入养殖场时,还不太习惯弥漫在空气中的鸡粪味,但随着和刚出生的小黑鸡的互动,观察它们的姿态和蛋壳的颜色,听着它们稚气清脆的叫声,逐渐接受并喜欢上这群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小家伙。
随着定点帮扶工作的深入,周照轩和村干部共同在当地构建了“合作社+标准示范场+养殖大户+散养农户”共同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扩大了黑鸡养殖的规模,而且带动了其他村民的养殖积极性。
如何将万源的农产品更好地卖出去?这是周照轩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依托当地优渥的气候地理条件,这里的农产品都富含硒,对小孩孕妇老人的身体都有很大好处。思来想去,她认为缺少的就是宣传,于是自己创立各种新媒体平台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黑鸡、品尝黑鸡,同时为了适应年轻人的口味,延伸黑鸡的产业链,制作了罐装便携的黑鸡汤,手撕黑鸡肉等加工食品。
了解经济发展模式,感受农村新气象
万源市是一片幸福的土地,在这里工作的人们都热爱着它。太平镇李家沟村是工商银行的定点帮扶村,经过历届帮扶干部、驻村书记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茶垭社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实践团向驻村彭昭书记请教村中发展道路,彭书记介绍工商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深耕年”为主题,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在该村,他们多措并举,调动村民积极性,壮大集体经济,从养殖肉牛入手,发展养蜂业,试点种植天麻,启动仪表加工等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切实改善农民生活。在村中还运营了一个专门的电商平台,新媒体平台不仅可以为更多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更能将万源的产品推广出去。
深入乡土中国 体悟乡村振兴
虽然在乡村中实践的时间不长,但是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果。一条条宽阔的道路、一个个技术成熟的养殖场,离不开的是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更离不开的是干部群众的齐心努力。乡村振兴是历史使命、时代课题,新时代青年人必须明白三农工作中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向致富带头人学习创新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的坚韧态度!利用专业所学多询问、多了解、多宣传,让更多人了解“三农”问题,发展建设农村,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马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