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成都

青春奔赴 何以成都

——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中的城市剪影

2023年08月09日17:50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盛夏的风拂过脸庞,也拉开了一场盛会的帷幕。

7月28日,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怀着激动、兴奋、自豪,成都大运会在热望中开场。

8月8日,成都露天音乐公园,在庄重、温暖、浪漫的氛围中,迎来成都大运会闭幕。

这是欢聚与告别的时刻,也是向世界展示成都的舞台。

大运会闭幕式表演。图源甲丁文化

中国成都,给了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媒体和新闻宣传部经理亚历山大·格林一份“巨大的惊喜”,给了厄瓜多尔嘉宾玛利亚·利马齐“可以再看一万遍”的冲动,给了克罗地亚奥委会主席兹拉特科·马泰沙“向世界传递出阳光向上的美好信息”的感受。

观众是最好的评判者,从他们的掌声、欢呼声中,能看到今日的中国、当下的四川、此刻的成都。

成都与大运会,彼此需要,双向奔赴。

大运会闭幕式表演。图源甲丁文化

通过成都大运会,成都城市能级得到提升,国际知名度显著增加。也通过成都大运会,世界各国能更深入地了解成都,看见这片土地上的奋进青春、梦想担当,看见悠久历史、幸福笑颜,看见时代机遇、城市精神,看见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青春成都 活力之城

开幕式上,国际大体联会旗入场,北京冬奥会冠军苏翊鸣走在最前面,他即将进入清华大学开启一段新征程。31名火炬手中,除了航天员叶光富,还有“敬礼娃娃”郎铮,前不久,他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场开幕式,全体演员、志愿者中99%都是大学生。

闭幕式更是直接采用当下青年人喜爱的歌舞剧嘉年华形式,以“手机”为设计主元素搭建舞台,通过高低错落的视窗,完成了一场全球联动的青春“直播”。由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大学生自主研发的光感乐器亮相,艺术伴美运动,体育赋能文化。

大运会闭幕式表演。图源甲丁文化

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当青春盛会来到青春之城,那些有关奋斗、担当与梦想的瞬间,总是让人记忆犹新。

成都高新区,逾75万“双创”人才中,35岁以下青年人才占比90%。30多岁的陈斯创办了成都北斗智寻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其关键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一边奋斗,一边生活,是陈斯喜欢成都的理由,也打破了很多“少不入川”的偏见。数据显示,成都创业年轻化特征显著,全市超80%的创业青年在37岁以下。

大运会开幕式看台上,坐着“可乐男孩”薛枭。“我是一名志愿服务的受益者,当年正是解放军叔叔和志愿者将我从汶川地震废墟里救出来。”35岁的薛枭如今当上了成都大运会城市志愿者,延续无私与大爱。自成都大运会筹办以来,成都市青年志愿者注册数量从67万增至139万,志愿服务普及,文明意识提升。

成都大运会志愿者。图据成都大运会官网

调查显示,在蓉大学生65.82%愿意留在成都工作。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成都?

成都已建立26家青年人才驿站,每年服务外地来蓉求职青年1.5万人次。成都已累计上线800家孵化场所,为8842个青年创业项目提供孵化入驻服务。在成都,24小时便利店比例达到79.7%,位列全国第一。成都新职业人群增量居全国第二位,为他们提供的职工驿站可提供24小时服务……在成都街头走一走,可以找到年轻人选择成都的理由。

在成都,14-45岁青年达960.3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5.87%。去年,成都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一个更懂年轻人、对青年更友好的城市迎面而来。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青春主场,年轻的梦想有千百种模样。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成都,正与青年共成长。

悠悠历史 文化繁荣

太阳神鸟穿越3000年,射出12道金灿灿的光芒;华丽的蜀锦,铺就了运动员入场时的“锦绣之路”;说唱俑造型打击乐手与流行女团歌者古今和鸣,交流碰撞……4500多年文明史、2300多年建城史,来自历史深处的成都,款款走上大运舞台。

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元素亮相,石磬敲击出古蜀回声,川剧变脸点燃现场热情,青衣与说唱歌手深情对唱……在确定与推想中,展开一场超时空对话;在传统与传承中,体验巴蜀文化源远流长。

大学生乐队现场演奏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经典音乐;中国56个民族的青年合唱《歌唱祖国》;大熊猫代表友好,鸽子花象征和平……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式浪漫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开放自信,东方美学讲述着中华文明的大气包容。

大运会闭幕式表演。图源甲丁文化

看完开幕式,洪都拉斯运动员阿方索·杜兰说:“这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美丽的仪式之一,因为这场盛会,所有国家聚在一起,感受文化的交流互鉴。”

成都大运会开幕后的第二天,舞剧《大熊猫》在成都城市音乐厅登场,而开幕式前,7月26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7月20日,成都东华门遗址公园开园;7月16日,“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开幕;7月14日,成都摩诃池一期向市民敞开大门……有关历史、文化、艺术的种种,与每一个人不期而遇。

大运会闭幕式表演。图源甲丁文化

翻开时间的书页,这里有“不知饥馑、天府之国”背后的李冰和都江堰,有“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背后的杜甫与草堂,有诸葛亮和武侯祠,有薛涛与望江楼……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文化遗存璀璨夺目,文采风流赓续不绝。

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成都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在西藏拉萨,由成都企业域上和美集团打造的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常演不衰,11年演出超过1700场,吸引数百万观众走进剧场。通过创新转化,传统文化活了起来、火了起来。

今年6月正式开展以来,成都博物馆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已吸引60余万人次观展,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得以广泛传播推广。

“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图据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2022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2261亿元,占GDP比重达10.9%;旅游总收入1814亿元,餐饮销售收入1445亿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体育赛事全球影响力居全球第28位,进入全国前三;音乐产业产值503亿元,跻身国内音乐产业发展第一梯队;会展总收入711亿元,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居全国第4。

擦亮“三城三都”金字招牌,世界文化名城正彰显新魅力。

公园城市 花重锦城

开幕式上,芙蓉花开迎客来,闭幕式中,珙桐绽放成花海。

这一年,恰逢成都市植物园建园40周年,去年搭乘神舟飞船进入太空的芙蓉种子在这里入地播种,迁地保育11年,“植物界的大熊猫”珙桐在这里首次自然开花。

大运会开幕式。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开幕式“显眼包”蓉宝出圈,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与青年大学生共舞。

这一年,“花花”成了顶流,成都生物多样性“家底”更新——截至目前,成都市野生大熊猫已有73只,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数的4%,成都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237只,为全球最大人工繁育种群。

闭幕式倒计时始于“雪山之巅”,一座在雪山下繁华了3000年的城市跃然眼前。

这一年1-6月,成都观山记录达到31天,蜀山之后幺妹峰14次露脸,5月10日到5月14日,连续5天可以推窗见雪山。

5月13日,成都天边出现雪山。图据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这是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这是中国国宝大熊猫的故乡,这是世界上唯一能遥望6000米以上雪山的千万级人口大城市,这里,是成都!

今年7月,成都锦江南河段北岸经过修复整治正式向公众开放。“新区域整齐规范,环境好多了,在这里生活感觉一年比一年好。”68岁的刘忠新家住锦江边,越来越清澈的美丽锦江让他欣喜。

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相比过去,现在的设备要好得多,但更大的变化,是大家的观念变化。”宋自强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彭州管护总站的一名巡护员,从事大熊猫保护工作二十余年。

成都在国内率先提出“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如今,“碳惠天府”平台已累计推出线上线下碳积分场景62个,用户数超过200万人,约9万吨碳减排量实现价值变现。

在成都,不断垒起的高楼大厦间总是藏着惊喜。盛开三角梅的阳台、设计精巧的口袋公园、铺满爬山虎的二环高架……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成都建成区绿地率达38.54%、绿化覆盖率达44.6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24平方米,绿色已成为成都的特色名片。

成都二环高架的爬山虎。图据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持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铺展开来。

花重锦城,五绿润城。在新时代《蜀川胜概图》中,可见公园城市的姿态。

科技实力 奋进新局

开幕式上,焰火成为镜头里的焦点。身处现场,却闻不到浓重的气味。这样的良好体验来自于低硫、无重金属高科技环保焰火的使用。

为了丰富舞台效果,开幕式制作团队专门研发了一套智能控制高空表演装置和40台激光设备。火炬塔在暴雨中依然熊熊燃烧,其背后凝聚了多项技术。

闭幕式场馆,本身就是一场技术革新。

成都露天音乐公园是世界最大的全景式半露天、半室内双面剧场。但这样的结构,意味着这个重达3000多吨的剧场正反两面都不能有任何承重结构,如何实现?

主舞台上,凌空架起了2条跨度达180米的钢拱,承担了“脊梁”的作用。这在钢结构的建筑史上是一次创新,相关设计和技术在国内也是首次运用。

成都大运会闭幕式。图据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成都大运会,处处彰显着科技与狠活。170余项创新产品覆盖30余个场馆,为办赛、参赛、观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全球首款带有应急功能的服务机器人“蓉宝”机器人,由成都科技企业自主研发,手机一键召唤,就能“背”着急救包到达现场。新一代短临气象预报基础模型“蓉城·夔牛”,可实现未来0-2小时短临降雨预测,更新频次缩短至6分钟,分辨率精细到1公里,这一切,离不开成都智算中心强大的昇腾AI算力资源。

打开大运会这扇窗,一个创新驱动下的成都立体成形。

去年以来,西部(成都)科学城启动建设了太行实验室,先后揭牌运行了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等4个领域天府实验室,已基本搭建起“国家实验室+省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的高水平实验室体系。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构建了从靶点发现到中试生产全生命周期的科研功能平台109个,累计落户重要产业项目300余个,聚集引进高素质产业人才1.1万余人,已走出5家上市企业。

“先确权、后转化”的新模式,充分促进科技成果在蓉转化。成都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至今,累计完成分割确权1300余项,新创办科技企业530余家,带动社会投资近300亿元。

2022年,成都全市GDP历史性地突破2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领作用凸显。

天府新区兴隆湖。图据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奋进新局,近日印发的《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提出,到2027年,西部(成都)科学城初步建成国内一流的创新策源高地,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加快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全面运行,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0个以上,集聚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超17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

以科技打开未来更多场景,以智慧为美好生活赋能加劲,创新驱动下,超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吴喆)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