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沙化草地“穿格子大衣疗伤”
“人有伤疤,会想办法遮住,草地有了伤疤,我们选择为它‘穿上衣服疗伤’。”7月14日,“壮丽辉煌七十年 感恩奋进新阿坝”中省主流媒体阿坝行第二分队,跟随若尔盖县林业和草原局助理工程师涂胜,来到阿坝州若尔盖县辖曼镇西仓村一处沙化土地治理点,采访这个为草地“穿衣疗伤”的故事。
涂胜口中的“伤疤”是指草地沙化后裸露出的沙块。“前些年,起风就刮沙尘暴,沙子扑进嘴里,吃东西都嚼得响。”西仓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索郎达吉回忆。
“西仓村曾是全县沙化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沙化土地面积共3173亩,包括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黑土滩等不同类型的沙化。”涂胜介绍,草地沙化,与气候变化、草原鼠害、超载放牧、挖沟排水等叠加因素有关。
“我们林草人要给草地‘疗伤修痕’,做草地的修补工。”涂胜说,当地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组织老百姓将高山柳树桩扎成方格,再用柳条将方格连在一起,同时在方格中种草、植灌,随着草木成势,沙土被遮盖并稳固在方格中。
“这个方法叫‘高山柳沙障’。”顺着涂胜手指的方向看去,整个草地仿佛穿上了一件格子大衣。“高山柳是本地的,算是就地取材,而且这种柳树根系发达、叶密枝韧,可以深扎沙地,又可编制成条。”涂胜说。
沙化土地治理,不是简单修补,而是一项功在当代的持久战。2017年至今,若尔盖县采取“高山柳沙障+植灌+种草+施肥+围栏+管护”综合治理措施,治理各类沙化土地共计45.33万亩,达到了“一年阻风固沙、两年植被恢复、三年苗木成活、四年连续管护、五年灌草结合”的恢复效果。
第六次全国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若尔盖县沙化土地面积为108.88万亩,较第五次全国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减少11.58万亩,年递增率由5.32%下降为-1.36%,首次出现负增长,沙化治理迎来历史性拐点。
修补后的草地,没了“伤疤”,长出了青草,开出了格桑花。找到了科学治沙办法,如今西仓村的村民们,在主动减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种植活动,巡护高山柳沙障。
虽然为草地穿上了“格子大衣”,还要制定后期管护制度,巩固治沙成效。“保证治一块,‘伤疤’就好一块。”涂胜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