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一座祠堂与一个人的守望

2023年01月10日08:31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一座祠堂与一个人的守望

龙泉山脉绵延起伏,乡村公路蜿蜒在川西坝子的民居院落、林盘田畴间,白墙红门的砖瓦房和精致气派的小洋楼散发着新农村的气息。若不是路边牌坊式路标写着的“刘家大堰”4个大字,很多人会与刘氏宗元祠擦肩而过。

  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洪安镇文安社区的刘氏宗元祠,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经过300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隐身于错落有致的民居中,像被呵护有加的老者,默然地追忆云淡岁月,默数风轻年轮。

  “每一座祠堂,都是一部浓缩的家族史。”57岁的祠堂守护人刘德忠说,守护好这座祠堂,就是守护一个移民家族的优良家风、家训和家规,就是守护客家移民先辈的开拓拼搏精神,进而把丰富的民风民俗文化和优良的家风文化融入乡村振兴中。

  一座祠堂的前世今生

  2023年1月2日,成都阳光明媚,一扫此前持续多日的阴冷天气,给川西坝子遍施冬日温暖。

  在两座民居之间,是一条20多米青砖铺就的巷道,站在巷口就能看到刘氏宗元祠的正门。檐上挂着的两个褪色红灯笼,与古老的祠堂一起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由于年久失修,祠堂破败严重,如今只有砖木结构的两进四合院,祠堂上、中、下厅堂及左边部分房屋保存相对较好,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刘德忠至今还记得小时候见过的祠堂全貌,并根据记忆,绘出了祠堂的简要格局图。

  在刘德忠的介绍下,刘氏家族的历史脉络渐渐清晰起来。

  康熙四十八年,住在今广东和平县青州镇先锋村湖塘围的客家人刘运先,移民入川到成都府简州义七甲火烧桥附近(现成都市龙泉驿区洪安镇文安社区)。刘运先入川当年,就修建了简易的祠堂。祠堂的建立,表明了刘运先立志扎根四川、开创新家园的决心,也是开宗立派的一大标志。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刘运先的儿子刘忠元出生。刘忠元,又名刘宗元,属于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了。刘氏族谱记载,刘宗元是刘运先唯一的儿子,天资聪颖,加上家境不错,自幼读书勤奋,考中了举人。

  乾隆三十年(1765年),刘宗元重建祠堂。这次重建,规模宏大,手笔不凡,刘氏后人取名刘氏宗元祠。刘德忠绘出的格局图和讲述可以大致还原出近50年前祠堂周围的情况:祠堂前方建有10亩水塘,塘里种有莲荷。挨着水塘的是数百平方米的花园,植有兰草、菊花、腊梅、桂树等花草树木。后靠山丘,两旁为果林,苍翠繁茂,冬暖夏凉。

  刘宗元子孙繁多,许多人外迁各地,部分人历代住在祠堂里,曾多次维护修缮,使得祠堂能保存至今。后来,祠堂无人居住,破败日甚,让刘德忠忧心忡忡。2019年1月,刘氏宗元祠被列入“成都市第十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让刘德忠很是欣慰。

  出得祠堂,站在巷口,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庄稼地,靠近公路有两口小水塘。此地地名刘家大堰,堰即堰塘,大堰,意味着体量非小水塘可比。那么,这个地名是怎么得来的?

  刘德忠解释说,入川始祖刘运先落脚的地方,原是一片沟槽洼地,水草杂生,遇到夏季雨水多时,常泛滥成灾。刘运先以洼地沟槽为雏形,顺势而为,筑建堤坝,围成一个80多亩的大堰塘,丰水期水域面积更大。久而久之,当地人就把这个大堰塘称为刘家大堰。

  刘德忠小时候见过刘家大堰。大堰有3条主干水源汇入,有多条小溪从不同方向流入,丰水期穿塘而过。大堰有水位警戒线,筑有多个高低不一的排水口(漏引)和自然分流沟渠。大堰常年碧波荡漾,野鸭、水鸟成群,鱼类繁多。

  每年春节前,刘家大堰要放水捕鱼。放水前,刘氏家族提前几天在周边张贴告示,提醒下游乡邻注意防范堰水冲毁庄稼,并盛情邀请乡邻到大堰捕鱼,可免费获得鲜鱼若干。

  上世纪70年代初,刘家大堰被平整成农田,但刘家大堰的地名至今未变。龙泉驿区档案局(馆)馆员、馆聘副研究员胡开全说,刘家大堰不仅是个地名,它还见证了客家移民筚路蓝缕、勤奋劳动、智慧创业的过程,是乡土文化的遗存和延续。

  一个后裔的执着守望

  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刘德忠头上的白发清晰可见,但丝毫没有掩盖良好的精神状态,说话语速较快,中气十足,充满激情。

  1960年,刘德忠的祖父刘汉卿去世,留下家族历代传承下来的文献档案近千份,涉及地方人文历史、政治、军事、经济、税务、法务、教育、戏曲文艺、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家规家训家风文化等。

  “那时,我还没出生,父亲也没给我说有这些东西。”父母曾多次对刘德忠说,祖父刘汉卿生前有嘱咐:“子孙后代必须保持民族气节,多读书、多学文化知识,勤劳节俭实干兴家,文化科技实业兴邦。”刘德忠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拼,增长了不少见识,逐渐对祖父的遗训有了深刻的认识。

  2008年9月12日,刘德忠的父亲逝世后,亲人们处理遗物,一批老旧的破书破纸张被丢进火里焚烧。“我发现有康熙、乾隆等字样,立刻意识到可能是家族的档案文献,赶紧把正在燃烧的破烂纸张全部抢救出来。经过清理,总计有700多份各种契约文书、残谱页、官方票据、文献字据等,时间跨度200多年。”

  刘德忠认为,不能让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丢失,决定捐献给相关部门。2016年6月7日,成都市档案馆举行捐献仪式,刘德忠将420件契约和税票等捐给档案馆,其余的捐给了龙泉驿区档案局(馆)。

  成都市委党校教授刘文杰,省社科院研究员、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陈世松以及胡开全等专家学者查看刘德忠捐赠的文献资料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些档案是研究清初至‘民国’客家移民文化和地方历史变迁的有力证据,有益于充实地方史料,有益于证史、修史。”

  也就是从那时起,刘德忠自觉地担当起了祠堂守护人的角色,“专家学者们都评价说,刘氏宗元祠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家族文献非常罕见、弥足珍贵,古建筑与档案文献能同时保存下来,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是了不起的。”

  10多年来,刘德忠四处奔走,一方面呼吁保护祠堂,留住客家移民文化的根;一方面组织一年一度的清明祭祖扫墓会,聚集族人,共叙亲情,商讨族中事宜。更为重要的是,他想借保护祠堂的时机,让蕴含丰富乡土文化的刘家大堰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焕发新的活力。

  刘德忠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继2019年刘氏宗元祠被列为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后,2021年11月17日,刘家大堰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经过整修,刘家大堰环境焕然一新,刘氏宗元祠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维护。刘德忠又在思考新的问题:如何在新时代探索乡村振兴与文旅新场景建设实施路径?

  2022年3月25日,“新时代乡村融合发展‘再创业’学术沙龙暨龙泉驿区社科工作交流会”在刘氏宗元祠外的露天坝子里举行,40名专家学者和20名村民围坐一堂,共话乡村振兴再创业。

  刘德忠有一个更为全盘的计划:以刘氏宗元祠与家族文献为载体,建客家祠堂文化博物馆;以祠堂为基地,建龙泉驿区宣传教育基地;以祠堂建筑为核心,开发客家旅游文化景观项目,与洛带客家文化古镇、金龙长城、洪安漫香庄园景区、宝胜村刘家舞龙民俗文化等,组成客家旅游文化一条线。

  “刘氏宗元祠润泽当地300多年,积淀下了深厚的乡土文化,在如今的大好形势下,更要趁势而为,焕发新面貌。”刘德忠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勇)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