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新闻资讯

产业人才双向奔赴 浙川携手东西部协作再升级

2022年11月30日15:13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海盐县国资公司负责人为屏山国资国企人员作业务培训。四川省屏山县东西部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供图
海盐县国资公司负责人为屏山国资国企人员作业务培训。四川省屏山县东西部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供图

情越山海结硕果,浙川携手谱新篇。2017年,浙江嘉兴与四川屏山因东西部扶贫协作结缘,两地优势互补、创新思路、协作扶贫,短短三年推动屏山脱贫“摘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1年5月,在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中,浙江嘉兴,作为先富起来的代表,与相距两千多公里的四川宜宾屏山县续写“山海情”,如何实现“1+1>2”?

翻山越海赴新约

小雪至,冬意浓,气温逐步下降,走进宜宾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却是一片火热景象。

一根根高品质的纱线,以每分钟550米的速度不断地从涡流纺织机“吐出”,每天这里会生产260到280吨的高品质纱线产品,这些产品将从这里走出国门,走上国际市场。

“公司在东纺西移中,不是把东部落后的、淘汰的机械设备、生产工艺搬到西部来,而是通过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工艺换代,在转移中提档升级。”该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助理罗天育介绍,公司屏山项目总投资28.9亿元,在“东纺西移”中实现“四大”转型升级。

据悉,该公司在设备上使用从日本引进的涡流纺织机,生产效率提高10%;在系统上,厂房集中、利用率高,运行成本降低5%;在技术上,采用全自动化包装生产线,用工人数减半;在产品档次上,生产纱线品类超40种。

“二期计划明年6月全面建成投产,届时可实现产值40亿元以上、年创利税3.8亿元,新增就业1200人以上,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涡流纺生产企业。”罗天育谈起下一步计划,信心满满。

宜宾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公司于2018年落户宜宾市屏山县,是浙川纺织产业协作示范园首批入驻企业。

屏山,是四川省南缘的一个移民县,为支持向家坝水电站建设,屏山曾“封库停建”十年,规上工业几乎为零。

一个园区就是一个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在东西部协作这根“纺线”的牵引下,园区累计引进纺织企业40家、总投资289亿元,预期产值428亿元,初步构筑起纺纱、纺线、织布、服装全产业链。在提升县域经济“造血”功能的同时,也带动群众就地就业增收,吸纳就业8400余人,其中脱贫户1040余人。

“现在,我们屏山的纺织园区已经成为了一张‘金名片’。”屏山县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杨育高兴地说。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为何屏山与嘉兴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纺织领域碰撞火花?

“纺织产业空间大、东纺西移成必然,依托宜宾丝丽雅原料优势、向家坝水电绿色能源优势和人力成本优势,屏山县发展特色纺织大有可为。”据屏山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杨育介绍,屏山县深入分析自身发展需求,通过“屏山县所需”与“嘉兴市所能”的精准对接,通过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确定主导产业,补强薄弱环节,解决发展短板。

聚焦人才谋未来

驱车行进在浙川纺织产业协作示范园的路上,货车川流不息,新建厂房拔地而起,在建项目热火朝天……山海携手,让屏山县从国家级贫困县到绘制乡村振兴新蓝图,人是关键因素。

浙江嘉兴致力于东西部协作,完善干部互派、人才联培、平台共享机制,选派优秀党政干部和专技人才双向互派交流挂职,推动资源共享、组团帮扶、交融交往。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以来,嘉兴市海盐县、秀洲区向屏山选派涵盖经济管理、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等方面干部人才36名,助力屏山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协同开展招商引资、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现任屏山县政府办副主任的缪李伟就是其中之一。

2021年6月,缪李伟来到屏山任职,把浙江的“标准地”“亩均论英雄”等理念融入到了屏山,在园区项目招引中,设置动态调整的投资标准、产出标准、节能标准指标,严把项目准入关,明确“亩均税收15万元”“技术设备领先”两条底线,将有限的土地资源流向高质量项目。

据屏山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杨育介绍,屏山县充分依托东西部协作交流有利契机,通过党政领导互访、党政人才培训、专业技术人才交流、企业人才招引等方式,促进资金支持、项目建设、消费帮扶等取得新成效,为推进乡村振兴、服务保障高质量追赶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浙川东西部协作,引进外来人才是“输血”,培养当地人才是“造血”。

嘉兴还依托浙江大学、浙江红船干部学院、海盐县、秀洲区党校、产业基地等,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为屏山干部开展教育培训,2021年以来已开展干部人才培训6749人次,有力提升干部人才发展理念、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屏山打造一支“留得住、能干事、带不走”的干部人才队伍。

屏山县,是昔日的国家级贫困县,如今已按下乡村振兴的“快进键”。屏山的成长,是浙川东西部协作的一个缩影。从“脱贫摘帽”到“巩固脱贫”,从“对口帮扶”到“深化协作”,浙江和四川同协商、共推进、齐打拼,在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了坚实的产业基石。(王洪江、实习生吴舒婷、胡姜伟)

(责编:章华维、薛育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