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特别策划>>四川报告:乡村振兴进行时>>治理有效荟萃

【四川报告·乡村振兴进行时 | 治理有效荟萃】

走进海山村

江春华
2022年11月16日12:46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出门就走烂泥路,到处荒草丛生。哪个女子嫁到这地方,算她眼瞎了。”这是我10年前去四川巴中市恩阳区柳林镇海山村时,听到有人这样说。因为我们的车陷进水沟里了,需要找村民帮忙,来帮忙的全是老人,从他们口中得知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只要出去了,没有谁愿意再回到这里。可是这个村距城市乡镇都不远啊,地理位置也不错,没有陡峭的山坡,没有无法开垦的土地,为什么会这样呢?

海山村有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寺观音寨,该寺庙始建于清朝初年间,距柳林镇3.5公里,东接人和寨村、南接钟家坝社区、西接花丛镇将军村、北与明阳镇城城村接壤。海山村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村,村民们为这一“称号”感到羞愧,立誓千方百计都要尽早脱掉这个“不光彩的帽子”。干群们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政策,对照“六个精准”要求和“五个一批”扶持政策,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每户培训一个明白人,实行治理一户成功一户,再“传帮带”样板脱贫。在行动中,干群们同吃同住、日夜苦干,有时本村劳动力不够,村民们就请外村的亲戚朋友帮忙,镇村干部帮助协调机器、调集所需材料和物资……

3年时间不长也不短,年老的头上多了白发,年轻的额头添了皱纹,曾经的荒田荒地少了,出门不用再走烂路了,茅草屋不见了,高楼多了不少,生了普通的病不再跑远路了,祖辈们期盼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实现了。这3年共实施扶贫项目23个,建设道路7.76公里,治理山坪塘7口,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2处,自来水管网提升工程一个,补齐了道路、饮水安全、电力等短板,2017年底脱贫摘帽。

穷帽子摘了,可前去的路怎么样,谁也说不准,生产只能自给自足,如果有个大病大灾的话,还是成问题的。走过脱贫路,村民的思想意识更新了不少,心中燃烧起奋发赶超的决心。村干部倾听到群众的心声,大力支持,召集村民开意见征集会,探索如何治荒、治穷,防止返贫。他们带着精明能干的村民出外考察,然后向上级部门汇报,申请项目资金和政策,垦荒、配套种植等方法,村民自主选择脱贫方式,村委协调政策并给予资金支持,科学管理、科学谋划,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苦战了两年,于2019年全面脱贫。

不学就要落后,不行动就要受穷。在脱贫的日子里,干群们尝到了甜头,也总结了经验,光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很难!于是想办法吸引外来投资项目,土地流转,带动村民一起强化土地合理利用、增收增产、高效益发展。这也推动部分多年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一些村民也不再外出务工,他们充分利用自家田地,与干部们和其他村民携手,努力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规模化发展,海山村、过街楼村、海山坝村合并为海山村,房屋集中统一规划修建,整改后的土地科学布局、统一种植,村民就近务工,照顾老人和孩子,解决了困难户和残疾人挣不到钱的烦愁。尤其春天,油菜花开,整个村庄金灿灿一片,游客络绎不绝,成为巴中市恩阳区独具特色的观光旅游农业示范点,2021年被认定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打造的现代农业园区被评为省三星级优质粮油园区。

“人这辈子,不能为了眼前,要做长远打算,为子孙谋福。”这是海山村老人们的口头禅。海山村的变化,引起周边很多村社的羡慕,他们以海山村为榜样,建设自己的家园。

海山村干群并没有因此而骄傲,他们以奔跑的姿势,响应国家、政府号召,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海山村突出产业优先发展,依托增减挂钩政策,推动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新型社区“三区”统建,从根本上解决脱贫群众长远生计问题,不断提升脱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了留住更多的游客,村委找来旅游相关部门进行长远规划,探索走绿色蔬菜供销基地、餐饮、游玩、垂钓、素质教育一条龙服务的旅游发展路子。

一位老人说:“做梦也没想到,我们海山村变得如此好,城里的人天天跑来耍。”是的,我们应该感谢党的脱贫政策,感谢在乡村振兴中付出的所有人,让城市里的人有了度假休闲的好地方,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福祉一天天升高。悄悄告诉你,如果青春可以复返,我一定会嫁到这里哪户人家,扎根这块幸福沃土。

 

作者简介:

江春华,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巴中市作家协会会员、巴中市恩阳区作家协会主席。作品在《长江诗歌》《诗词四川》《巴中新报》等发表,多见于《中国诗歌》《中华诗词》。

(责编:彭茜、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