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翠屏区渔政协助巡护队 获了全国一等奖

10月25日,“2021年度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优秀队伍和队员评选颁奖活动”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举行,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渔政协助巡护队荣获一等奖。据了解,此次颁奖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等单位指导、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等单位主办。
“现在傍晚,我们长江边散步,随时都能见到野生鱼群。”家住翠屏区合江门街道酒都社区居民赵女士说:“鱼群有时在岸边的浅滩都舍不得走,在几年前是根本看不到的景象,证明我们长江的生态越来越好了。”
作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宜宾段)重要区域,近年来,翠屏区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积极抓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据宜宾市翠屏区农业农村局水产渔业站站长刘晓欢介绍,长江渔业资源强势向好的变化,得益于国家实施的长江“十年禁渔”政策。时间回溯到2019年底,国家的“十年禁渔”政策还没有正式启动前,翠屏区就在全省率先启动长江渔民“退捕上岸”工作,辖区内99名渔民“弃网上岸”。
2022年5月,翠屏区渔政安阜街道巡护工作站揭牌成立,这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的首个“护渔之家”,在长江活跃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渔民,被吸纳进入“巡护队”,打鱼一辈子的他们变身护渔人。由安阜街道、社区巡河员和退捕渔民组成的巡护队,每天对辖区9.6公里长的岷江岸线进行24小时常态化巡逻。
如今在宜宾的长江,早已不见渔船的踪影。渔民离开长江却没有远离长江,他们以另一种方式与长江相处。
“最近几年,长江的生态环境确实改变了很多。”曾在江边捕鱼20多年后退捕上岸的谢富坤,于2021年4月通过培训、考试加入协助巡护队,从职业捕鱼人变为职业护鱼人。谢富坤说,他家几代都是渔民,长江养育了沿岸渔民家庭数百年,现在他们有义务保护好长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生态之江、一江生命之水。(叶昌荣)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