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政商动态

在大脑里“走钢丝” 拯救生命中枢

2022年10月13日16:20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大脑是人体最高的生命中枢,脑干肿瘤手术难度不亚于“米粒雕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毁掉脑组织的最后一击,更有永久性瘫痪甚至死亡的风险,必须慎之又慎。

“最初只感觉右边脸麻了,走路有点不稳,还摔了一跤。”“没想到几天之后,我四肢麻木,还特别疼,也没法走路,只能在家里躺着。”几个月前,刚满60岁的成都人老张经历了一场噩梦,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老张还是心有余悸。

来到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后,经PET-CT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的脑干中出现一块2-3厘米、如乒乓球一般大小的肿瘤。“这在脑干肿瘤中已经算很大了,必须立刻进行治疗。”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徐学君主任医师说。

虽然手术治疗风险极高,但市二医院神经外科平时已经大量开展脑干出血手术以及近脑干旁的肿瘤手术。同时,医院配备手术显微镜和神经电生理监测等一系列神经外科设备。“它像一个可以3D成像的放大镜一样,让手术视野更加清晰。”

借助一流的神经外科设备,徐学君及其团队经过精心研判,确定了整个手术最终的实施方案——微创显微镜下手术。徐学君主刀,在患者的耳朵上方开了一个2-3厘米的骨孔,这里离老张的脑干肿瘤最近,也最方便暴露肿瘤。一套1~3毫米的吸引器和剥离子在徐学君的操持下,精准地避开脑组织,从脑干沟回的间隙中穿过,长驱直入抵达肿瘤。这样的手术方式最大程度降低了手术对于脑组织二次伤害的风险。

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人体脑组织沟回中来回穿梭,最终,徐学君用剥离子+吸引器成功地将肿瘤“连根拔起”,将这颗乒乓球般大小的脑干肿瘤完整切出。

“醒来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身体终于又属于我了,简直是奇迹!”每每回忆起术后醒来的那一刻,老张都难以自制地红了眼眶。

该科室的神经康复亚专业组也在术后第二天就位,指导老张开展康复训练。几天后,他便可以下床走路了。术后第十天,老张顺利拆线,半个月后,他完全恢复到健康状态,顺利出院。(尚岚婷)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