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新闻资讯

地震之后,为什么要加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朱虹 王洪江
2022年09月11日14:24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地震发生后,通信中断、山体滑坡,房屋受损严重、道路中断,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因此,及时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发生次生灾害造成新的人员伤亡,成为保障抢险救援安全和妥善做好受灾群众避险安置等工作的重要前提。

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成都水文中心的工作人员们与时间赛跑,冒着生命危险穿过一个个山体滑坡、道路阻断、随时垮塌的危险区,把情况摸清楚,把数据传回,尽力将次生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威胁降到最低。

9月6日凌晨6点,万利晏和同事李志波从石棉县城驾车出发前往草科乡,受地震影响,沿途多处崩塌堵塞道路,车辆开出去不远就无法前行了。他们背上干粮,带上勘探工具开始徒步前行。

灾害发生后,通往草科乡的道路受损严重,这里一度与外界失联。这种情况之下,尽快前往当地,排查清楚地质灾害隐患,为安置和救援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非常重要。

万利晏是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成都水文中心高级工程师,他和搭档负责排查草科乡这个艰难的任务。从事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十多年,每次出发前,他只给妻子说一句:“我可能要失联几天,你别担心。”就一往无前的奔赴了灾害现场。这一次出发,再联系到家人已是到达受灾地区两天以后。

万利宴(左)和同事在现场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人民网 朱虹摄

万利晏(左)和同事在现场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人民网 朱虹摄

“地震后,公路沿途的崩塌堆积体多为松散的大块石,结构松散处于不稳定状态,翻越时经常发生滑塌,同时斜坡体上不时发生落石掉块现象,行进过程中必须谨慎观察、快速通过,由于地震造成断电,通过三处隧道时仅靠手机手电筒照亮通过。”万利晏说,当天徒步到川投田湾河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房时,发现山上的滚石已经把房屋砸出了巨大窟窿,“往前走,就更危险了,沿途道路左右两侧边坡垮塌严重,且一直伴有落石、掉块现象。”

在前往草科乡的路途中,万利晏和同事对沿线大型滑坡和不稳定区域进行了快速排查,也对周边正在抢险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安全指导。“保证抢险安全,也是我们在地震发生后,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地灾排查的原因之一。”

9月6日晚上18点20左右,万利晏和李志波抵达草科乡乡政府。但他们一刻也没有休息,立即与抢险救灾负责人对接地质灾害排查相关事宜。除了摸排原有隐患点的情况,还要搞清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数据。就这样,万利晏和李志波吃干粮、睡帐篷,由于道路持续因地灾阻断,他们就坚守在草科乡直到做完所有的排查工作。

“我们的工作是为了让抢险救灾指挥部、自然资源部门、应急管理等部门及时掌握地质灾害排查的基础信息,为群众找到安全的安置点,为抢险救灾提供技术支撑,为灾后重建提供重要依据。”万利晏在采访中,把危险描述地很简洁,他说,“路上也会害怕,但我们必须尽可能摸清楚地质灾害隐患点具体情况。”

万利晏是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成都水文中心技术队伍中一个代表,地震发生后,130多位像他一样的技术人员就奔跑在充满隐患的灾害现场。在受灾地区,他们每天6点出发,深夜回到临时驻地,开始完成震后地质灾害应急排查资料整理及成果汇报。凌晨两点,大家还在进行工作汇报和次日的计划梳理。

那么,地震发生后,为什么要加快进行地质灾害排查工作?

“由于地震及同震崩塌、滑坡、落石、滚石等灾害,造成基础设备破坏,交通通讯中断,威胁受灾地区群众、抢险救援人员及临时安置点安全,无疑会对抗震救灾工作顺利开展带来很大影响。”据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防治处副处长胥良介绍,这一阶段余震不断、降雨持续,地质灾害隐患大、风险高,特别是很多高位隐患点不仅隐蔽性强,而且排查难度极大。“为了确保抢险安全、安置群众的居住安全、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群众生活安全,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抓紧应急排查。”

深入地震灾区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技术人员。受访者供图

深入地震灾区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技术人员。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在山区,每次地震都会伴随产生大量的山体崩塌、滑坡,这些次生地质灾害往往也是地震期间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被称为同震地质灾害。今日,应急管理部发布四川泸定6.8级地震烈度图。专家一致认为,在地质灾害多发地区要进一步加强防范措施和防范意识。

“震后次生地质灾害还具有持续发展演化的特点,震后松动山体崩塌、滑坡灾害会逐渐暴露,崩塌和滑坡堆积体也会在沟谷地带为后期泥石流灾害提供大量物源,大震之后地质灾害危害周期可能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胥良说,每次地震之后,政府相关部门都会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及威胁状况,科学制定防治措施,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已排查出的隐患点,相关部门和单位也要落实监测防范措施;对受地灾隐患威胁的住户、村庄、场镇等,要按照搬治结合,能搬则搬、应搬尽搬的原则,根据轻重缓急进行综合整治,及时消除隐患威胁。”

(责编:罗昱、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