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新闻资讯

四川内江:“隆昌红旗渠”日送25万立方米“甘泉” 解当地用水难题

2022年08月26日08:50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沱灌拦河大坝。王斌摄
沱灌拦河大坝。王斌摄

“还好有沱灌水哦!”8月24日,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圣灯镇梨园村,村民叶礼建拧开厨房的水龙头,看着白花花的水,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叶礼建口中的“沱灌”,全称为沱江石盘滩提水灌溉工程,是全国第二、四川省第一的水轮泵提灌工程,又被称为“隆昌红旗渠”。该工程历时8年建设,于1979年建成投用,将30多公里外的沱江水引入隆昌,破解了隆昌“十年九旱”的困局。

今年7月以来的严重干旱,造成隆昌市8条干流大面积干涸、29条支流干枯裂口,40座水库目前总库容仅占正常蓄水总库容的42%。其中,饮用水水源地古宇庙水库水位下降达5米,库容为历史同期最低,隆昌面临着严峻的“水危机”。

隆昌70万人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怎么办?人们的眼光,投向了“沱灌”。

自7月下旬开始,内江首次在主汛期启用沱灌工程,每天从沱江调水超过25万立方米,全力化解隆昌人民的“燃眉之急”。

“尽最大努力为隆昌人民输送‘生命之水’。”一个多月来,隆昌沱灌工程事务中心主任潘用彬和同事们头顶烈日,每天驱车100余公里,徒步近10公里沿途巡渠,确保输水的畅通。

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隆昌实行单双日、分段限时错峰供水,偏远地方则采用消防车、环卫车送水到户。

每一滴水,都需精打细算。沱灌工程可覆盖市域内近80%的田土,每天25万立方米的“甘泉”,不仅要保群众生活饮水,还要保秋粮丰收。

8月23日,隆昌伏旱的第55天,气温高达42.6℃。灌区内的再生稻大口大口地“喝”着“甘泉”,与灌区外龟裂的田土形成鲜明对比。

一大早,黄家镇长螺村村民唐继宽就来到田里清理杂草。近两亩田,是一家9口人的口粮田。“以前总是吃不饱,现在是吃不完。”看着烈日下田里绿油油的再生稻,71岁的唐继宽说:“现在再旱也不怕,因为我们有‘沱灌’。”

空中,十里长渠;地上,万亩良田。

有着“中国西部鱼米之乡”之称的隆昌,是内江唯一实现“中稻+再生稻”的地区,水稻面积33.57万亩、再生稻面积26万亩,稻谷产量常年保持在19.51万吨左右,稻渔面积16.75万亩,小龙虾年产量0.97万吨,约占四川省17%。

“有水,再生稻才能‘再生’。”在胡家镇双龙村,看着汩汩清水流进田里,隆昌足丰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久先眼里满是希望,“300多亩稻田已灌溉2/3,小龙虾也能顺利出苗,今年‘一田多收’肯定没问题。”(赵祖乐、刘小玲、徐艳梅)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