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政商动态

让利小微企业、纾困新市民 新网银行经营稳中向好

王凡
2022年08月12日15:25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近日,上市企业红旗连锁披露了其参股的新网银行上半年业绩,截至2022年6月30日,新网银行资产总额744.23亿元,营业收入16.26亿元,净利润2.5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87%。

公开资料显示,总部位于成都的新网银行于2016年底开业,是第3家获得全国展业资格的民营银行。截至2021年底,新网银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99.82亿元,支持中小企业12万余家。

此外,民营银行在战疫期间也发挥了作用。以新网银行为例,通过开启绿色审批通道,加快战“疫”贷款投放,将信贷资源源源不断地“空投”至涉疫地区,为新市民人群及行业客户解决燃眉之急。比如,在供应链金融方面,针对医疗器械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资金周转压力,新网银行在多个涉疫城市落实为行业客户办理信贷服务,为不少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现金流支持。

《2022年涉疫地区新市民纾困金融服务指数报告》显示,新网银行投放涉疫地区新市民的贷款金额,占投放该地区金额的68%。在涉疫地区中,新市民人口占比为30%,其贷款金额占该地区贷款金额的68%,凸显了民营银行的责任与担当。

稳定经济大盘与推进金融纾困,是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的首要任务,民营银行所具有的优势,组织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迅速、金融科技能力强、提供非接触式服务,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充分发挥,也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民营银行的差异化竞争能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新网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1.22亿元,较年初增速达54.4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0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新网银行上半年新增信贷投放量侧重于新市民群体,他们有着高频、小额度的线上信贷需求,在疫情影响下,新市民群体的信贷需求增加,甚至是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和门店小额资金周转的刚需,通过小额借款、线上申请、快速到账、循环借贷等服务,不仅是开拓了普惠金融的长尾市场,也解决了这一人群的燃眉之急。从金融风控能力来看,新网银行99.6%的贷款都通过线上自动审批发放,极大加快了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效率,又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了“运营成本高”“风险识别难”的难题。

公开数据显示,新网银行在数字信贷、非接触服务、反欺诈等方面,已累计提交超400项技术专利申请,获批超90项,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其数字风控能力,实现了“客户少跑路,数据多跑路”,极大提高了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

(责编:彭茜、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