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文物虚拟修复工程师杨溯

他用代码为佛脸做“身份证”

2022年06月14日09:09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他用代码为佛脸做“身份证”

因为“佛脸身份证”的意外“出圈”,让佛脸识别技术的提出者同时也是发明者——杨溯逐渐走入公众视野。

杨溯是一名文物虚拟修复工程师。2021年,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提取安岳石刻佛像的面部特征,生成了40多张“佛脸身份证”,这些身份证展现了石窟造像面部的特点,为后续虚拟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在杨溯身上,传统和现代、科技和艺术、好奇和学问激烈碰撞。他期待着,在虚拟修复的帮助下,公众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解密那些尘封在历史中的文明成就,跨越时空和历史对话。

邂逅 和巴蜀石刻结下不解之缘

2011年,刚刚入学北京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杨溯,接到一项任务,去重庆大足宝顶山做千手观音像的测绘作业,为进行三维数字化做准备。

“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尽管来此之前,杨溯做了大量功课,但当亲眼看到佛像的那一刻,还是被震撼——“崖壁上纵横交错着数百双手,很难想象是怎么雕凿出来的。”

震撼之余,也有惋惜,他发现这尊千手观音佛像金箔已经脱落,更加糟糕的是,部分手指处还有断裂和残缺。

“后来经过测算,有200只手存在破损情况。”他跟着团队对破损的观音手进行虚拟修复,但作为一种新手段,虚拟修复可以借鉴的方法并不多。“我们根据观音像左右手的空间对称关系去判断缺失手指的初始几何形态,再根据文物专家的意见微调。”杨溯说,为了满足三维模型的几何精度和纹理真实感两方面要求,他们先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文物信息进行高精度重建,然后再利用近景摄影技术对色彩信息进行高保真纹理重建,最后再对残损石造像进行全方位虚拟复原。

这一过程他们花了3年时间,那些被虚拟修复的观音手,为后来实体修复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是他和文物修复的第一次“邂逅”,毕业之后,杨溯并没有选择成为一名文物虚拟修复师,而是在一家信息系统公司从事研发工作,更多的时候做一些工业产品的研发。

但宝顶山的那段独特经历,却让他的命运和巴蜀石刻交织在一起。2020年,怀着对历史文明的好奇心,他来到和重庆市大足区咫尺之隔的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这里被誉为中国石刻之乡。

“远远看去,这里的石刻造像就像是一部开凿在石头上的史书,集建筑、服饰、雕刻艺术和人文历史的恢弘篇章于一身。”杨溯还记得,在一次行走安岳乡间古道时,一龛在荒山草丛中长满苔藓的古代石刻造像吸引了他,慈祥的微笑隐约可辨,似乎在诉说千年故事,霎时万籁俱寂,心灵似乎受到了洗涤。

风化、崩塌、溶蚀、空鼓……一路走来,那些残损的佛像深深触动着杨溯的心,“它们正在以不可见的速度遗失或者损毁。”他逐渐明白,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失去就没有了。

一个前沿而大胆的设想由此产生——为佛脸做“身份证”,去反向挖掘古人在雕凿时的智慧,从而进行虚拟修复。

克难 平衡数据和审美仍是未来挑战

放入一张佛像图片,电脑会自动生成一张“佛脸身份证”,上面会显示面部轮廓、眉毛、眼睛、鼻子、嘴等68个关键特征点,从而表现石刻造像面部的关键形态,这就是佛脸识别技术的具体应用。

可别小瞧了这项技术,这些关键特征点构成的特殊空间关系可以确定一尊佛像的身份,正是通过它,杨溯完成了唐代卧佛涅槃像的虚拟修复。

“这是一个不断开拓的过程。”要实现这一技术,并不容易,光是测试就耗费了数月,杨溯先是在网上大量查找大足、龙门、云冈等佛像照片,又多次来到安岳,寻找保存完好的石刻雕像,并留下肖像照。这些图片经过精心挑选之后,成为机器不断学习识别的素材。经过几番测试,这一技术终于在安岳测试成功,不仅识别出佛像,还采集了更多数据。

尽管获得了阶段性成功,但杨溯依然认为,机器训练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团队需要根据不同的修复效果和多方意见来反复调整——其中的标准既有客观的数据,也有主观的审美。这让他的工作变得有点“艺术化”,从最前沿的论文,到严谨的数据和多元的审美,一切都需要从实践中一步步摸索。

他把这一过程比作在破解语言密码,海量的数据是言语,算法则充当着语言系统,要形成最接近真实的修复语言,就需要将言语和语言系统不断融合提升。

其中,数据是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与人脸识别不同,佛脸识别是相对小众的研究领域,可以利用的数据量并不大。”为此,他一方面四处行走,不断寻找新的佛头肖像,提高数据量;另一方面也在现有的图片基础上,设置不同维度,丰富数据维度,加强机器更深层次地认识和理解石刻。

但最困扰他的还是算法。“目前,还不够精细。”在杨溯看来,每个文物都有其特殊的时代特征,和当时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息息相关。“有时候从数据上看,修复效果特别显著,但你会觉得不自然,如何平衡显著性和稳定性,也是挑战。”

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他对于未来仍然感到乐观,在他的设想中,或许有一天,公众可以通过手机拍一张照,就能感知到那些尘封在历史中的文明成就。

“文物之所以留存千年,靠的是一代代修复人为它‘续命’。”采访的最后,杨溯这样说,而电话那头,已经响起了嗒嗒的鼠标和键盘声。

人物名片

杨溯

1986年出生,文物虚拟修复工程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2011年,他在北京建筑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开始研究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虚拟修复。2021年,提出并实现了佛脸识别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探索安岳石刻等文物的虚拟修复中。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杲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