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政商动态

绵竹:“小厕所”作出“大文章”

2022年05月20日14:56 |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小字号

一家农家乐的卫生间。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家农家乐的卫生间。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没想到时隔两年再次来到绵竹,景区厕所大变样了,干净漂亮、配套设施完善。”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成都游客余凯带着家人来到绵竹游玩,全家人盛赞绵竹旅游厕所高颜值、高品质,让人舒心。

今年以来,绵竹市结合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工作,坚持深入推进景区“厕所革命”,采取新建与改建结合、养护与提升并举的方式,投资400余万元,分别对A级风景区、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点、旅游集散中心等地的13个旅游厕所进行提档升级,不仅让厕所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让游客获得了更加便利、舒适的旅游体验。

一厕一画一风景 让“方便”更优雅

厕所以往难登大雅之堂,常常建在偏僻的角落。如今,走进绵竹市各个景区景点,一座座造型各异、外观漂亮的旅游厕所引人注目,既解决了游客的“燃眉之急”,也成为展示景区旅游品牌形象的“新名片”。

在孝德镇年画村景区入口处,这里的旅游厕所造型简约时尚,风格素雅明亮。环顾四周,粉墙黛瓦、木制门廊,墙面描绘着一幅幅或色彩鲜艳、或憨态可掬的绵竹年画,别具一格的装饰设计让厕所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极具绵竹古典文化韵味。进入室内,悠扬的音乐声环绕在耳畔,淡淡的檀香自然清新,门廊边、洗手台上、男女厕内……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生机勃勃,给人一种舒适之感。

“现在厕所和景区一样漂亮,上厕所也成为一种享受。”刚从年画村时光里旅游厕所出来的市民刘俊成住在景区旁边,常常带着家人来景区休闲散步。谈及景区旅游厕所的变化,他感慨地说:“过去,景区厕所内部狭窄、光线昏暗、卫生较差,与周边环境显得格格不入,一些游客宁愿憋着,也不愿进去‘方便’。经过改造后,如今的厕所外观崭新漂亮、内部设施齐全,干净清爽、没有异味,堪称‘星级公厕’。 ”

“将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与现代科技理念相融合,为游客营造满意舒心的公共如厕环境,是我市推进景区‘厕所革命’的标准。”绵竹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旅游厕所选址、设计、改造过程中,绵竹市充分结合景区特色亮点,融入乡野风光、绵竹年画、山地运动、羌汉文化、大熊猫等元素,凸显绵竹独有的文化气息。同时,邀请建筑专家全程指导,在外观造型、色彩风貌等方面运用城市美学,注重造型风格与色彩统一,力求厕所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并融为一体,打造景观性建筑,实现一厕一画一风景,让“方便”更加优雅。

科技赋能智慧厕所 人性化服务贴心温暖

“室内温度19.5℃,湿度70.1%,氨气浓度0.01ppm,空气清新,剩余蹲位13个……”在九龙山麓棠山风景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门口,电子大屏幕上贴心地给出了“如厕指南”。洗手台旁,人脸识别自动取纸机、感应式洁手机、风干机等智能化设备一应俱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资源浪费,也为厕所增添了满满的“科技感”,让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纷纷惊呼“公厕也能这么智能了!”

今年以来,绵竹市坚持科技赋能、精确管理,在景区积极打造智慧性旅游厕所。每个厕位均安装智能感应器,配备“一网统管”功能,依托厕所“芯脏”,全天候收集、分析、处理厕所使用、维护、管理等基础空间信息和环境数据,并通过“可视化”技术处理,投射于安装在入口处的智慧厕所引导系统屏幕上,实时向游客和工作人员公示厕所空间布局、厕位空余数量、环境保洁等信息,大大提升如厕质量,解决了“如厕难”问题。

如今,九龙景区严格按照3A级旅游厕所的标准,打造了家庭卫生间和无障碍卫生间,设置婴儿安全座椅、婴儿护理台、成人和儿童坐便器、便池、洗手池以及一系列无障碍设施,极大方便了带娃和老人出游的家庭,收获了众多赞誉。“以前去景区旅游,只能带着小孙子去上女厕所,总觉得有些尴尬。有了家庭卫生间后,一家人便能照应着上厕所,真是太人性化了。”游客唐群祥笑着说。

“方便”的事如果不方便,会让人游兴索然。为了给游客提供贴心舒适的游玩体验,绵竹市在旅游厕所改造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争取资金,下足绣花功夫,从基本建设需求向着细致人文关怀提升,全力建设美观与实用兼顾的“双优厕所”。此外,把强化管理作为保障旅游厕所有效运转、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举措来抓,探索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实行专人负责全日制保洁,营造良好文明的如厕环境,全面提升全市旅游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唐妮 牟文)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