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接力守护龙坡窑 传承600年土陶非遗技艺
一条龙坡窑,承载着隆昌土陶的血脉和兴衰,也承载着土陶技艺人的浓浓乡愁。
一个“玩泥巴”的孩子,在远赴海外留学后,放弃优厚待遇,决定回国返乡创业。他扎根乡村,致力于“龙坡窑”文化的保护,传承已有600年历史的土陶非遗技艺,更新技术,誓要将传统文化赓续。
他叫邓双,现为四川省内江隆昌市石燕桥镇金林陶瓷厂董事长,今年初被评为内江市优秀青年人才。
邓双和父亲查看龙坡窑的保护建设情况。丁洁供图
保护:建博物馆,保护物质文化遗产
在隆昌市石燕桥镇金林陶瓷厂见到邓双时,他正穿梭在一排排新鲜出产的大缸前,瞧瞧缸体、听听声音,检测质量。
父亲制陶,邓双从小就在窑边长大,他称自己是一个“玩泥巴的孩子”。生于1988年的邓双大学毕业后就远赴澳大利亚留学。回国后,他本来在大学里教书,工作稳定,可在一次回家闲逛时,他无意中发现后山的龙坡窑,部分顶部没了,经过雨水的冲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塌陷。“小时候,父亲就是通过这个窑烧制陶制品……”眼前的破败场景,让邓双痛心。
陶瓷的产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生产陶瓷的地方,被称之为“窑”。龙坡窑是一种依山坡而建的弯状隧道,用于烧制陶瓷器,因形状像古人所说的龙而得名。邓双所说的窑依山势而上,用黄土泥砖修砌而成,为土制阶梯窑,总长度126米、高度36米,共有42仓。
“龙坡窑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摸着这些粗糙的墙面,你才能体会得到,浴火重生的陶器具有怎样的魅力。”邓双决定,要把这些文化遗产保护起来,“让后辈们知道,隆昌的陶制品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得知邓双要改行,父亲极力反对:“保护是保护,你用不着辞去工作啊!”
“留学时曾和老师探讨过文化自信的问题。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就拿龙坡窑来说,都有600年的历史。我们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就从这些悠久的历史中来!”邓双说,产业要发展,如果没有文化来支撑,产业做不起来,也无法长久。而土陶的发展就是如此,要想把产业做下去,必须要有一群人站出来,把文化先立起来。
邓双查看文创产品样品。丁洁供图
父亲制了一辈子的陶,也想制陶技艺能够传承下去,见到邓双如此坚决,他便不再反对。于是,父亲跟着邓双,将隆昌的制陶企业走访了个遍,形成完整和详尽的报告。同时,他们到省内外多地去参观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
隆昌的龙坡窑原有100多条,如今只剩下58条,其中有53条在石燕桥镇,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龙坡窑制陶聚集区,而今都已荒废了。所以,隆昌制陶业的兴与衰,龙坡窑亲历了,也见证了。
2020年开始,邓双通过自筹资金,开始修复这条历史悠久的龙坡窑。邓双介绍,通过遗址旁的危房改建、空间重组,近4600平方米的土陶文化博物馆得以诞生。
回想一路走来的种种,邓双还是觉得很难:“资金难、修建难,改变观念也难。”缺资金,他抵押了全部财产去贷款;缺经验,他整天东奔西走,到处去学习;缺人才,他跑科研机构找专家;村民不理解,他耐心沟通做解释……
乡村里,有了气势恢宏的博物馆,这在全国都不多见。随着博物馆修建起来,村民由原先的不理解,变成了理解,在协调土地等方面,也不再阻拦。
赓续:改进技艺,非遗文化不可丢
隆昌市石燕桥镇已有600多年的制陶历史,这里所产的矿泥质地细腻,可塑性强、密度小、透气好,是制作陶瓷的最佳原材料。一方优土成就一方美器。2018年,“隆昌土陶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年,邓双承继父亲打下的“江山”,领着父亲的陶瓷厂进行改革,注重非遗技艺品牌化、土陶制品产业化,聚焦隆昌土陶非遗技艺的传承。
邓双检验土陶质量。丁洁供图
说到制陶,很多人脑海里浮现出的可能是电影《人鬼情未了》中浪漫的画面。可专业制陶的工序,比这个复杂多了。以往的土陶制作是在隧道窑里生产出来的,类似于开火车一样,生产线上,一件件的陶器排成列进行烧制。在烧制过程中,若其中一件倒了或开裂,会导致炸窑,严重的可能导致一整窑都是次品甚至是废品。陶土是不可再生资源,废品多了,浪费原材料。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以前的成品率就仅为70-80%。
2020年6月,邓双和陶瓷厂技术人员潜心钻研,用了半年时间优化方案,率先建立一条生产线,采用立方窑的方式进行烧制。立方窑以天然气为能源,封闭烧制,这样能让陶制品均匀受热,减少了“倒窑”和“炸窑”,将成品率提高到95%以上,节能高效,还降低了成本。
“七八月的天气热得不得了,邓总和我们一起,守在窑炉外面,第一时间查看成品,熬更守夜的。”陶瓷厂厂长李鹏回忆,刚出炉的成品尚有余温,靠得近了,还是滚烫的,烤得人面色通红、汗流浃背,邓双依旧坚持吃住都在厂里。
为了得到准确的温度、火候等第一手数据,半年时间里,他们经历了数百次试验。“要么烤太老了,鼓包;要么太嫩了,漏水……”李鹏说,烧制过程还要注意看曲线波段,研究对比找问题和解决办法,生产线数据调试成功,成品率达到95%。
如今,他们能通过手机操控窑炉的温度等条件,陆续建立了3条这样的生产线,不断朝着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改进。此外,在邓双的带领下,陶瓷厂技术人员加大非遗技艺与现代机械化相结合,开发创新“刀压”制坯技术,不仅让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同时保留原有制作非遗技艺。
“非遗技艺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贝,不仅不能丢,还要更好地传下去。”邓双说。
传承: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隆昌市石燕桥镇净土村的王纯玖是一名脱贫户,2018年通过制陶厂的技术培训,成了一名机修工。如今,每个月能拿7000多元的工资,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有效地防止了返贫。
邓双查看文创产品样品。丁洁供图
和他一样的技术工人,在邓双的陶瓷厂大有人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过近年的技术革新,企业扩能,目前企业员工有264名。其中,95%员工为石燕桥镇村民,这中间不少为返乡务工人员。员工中,有再培训制陶工匠66名、土陶工艺美术师2名。
有了专业技能,村民有了可靠“饭碗”,乡村振兴迈出了最基础、最坚实的一步。
“我们现在的主营业务为生产及销售土陶陶坛、发酵缸、泡菜坛及工艺陶器等。公司年产值6500万余元,纳税560万余元。预计未来3年,公司年产值将达8400万元,再增加当地村民就业80人;未来5年,年产值将达1.2亿元,再增加当地村民就业120人。”邓双信心满满。
不过,真正的乡村振兴,还在于产业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这也是邓双回乡的初衷。
土陶博物馆,便是这样一个载体。该馆通过危房改造、空间重组等方式打造集展示、体验、交流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博物馆,将隆昌土陶文物展示和非遗体验融为一体,可同时容纳近300人观展和体验。主要功能涵盖:隆昌土陶历史文物展示场馆,土陶文化传承传播及科普基地、大学生土陶非遗技艺研学基地、大学生土陶技艺返乡创业实践基地等相关基地,将在今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
“我们围绕着游客为啥来、来了干什么,以及如何增加消费以及带得走什么这几个问题来发展。”邓双想着,在这里,每年有油茶花开,除了看乡村美景,还能了解隆昌土陶文化的前世今生,并能自己动手烧制陶器,购买各种土陶制品、有个性的文创产品,吃、喝、体验一条龙,周边村民也有了就业途径,土特产都更好卖。
通过聚焦非遗带动乡村振兴,净土村成为当地旅游特色乡村,成功申报了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真正让邓双欣喜的是,他们已和川渝地区11所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将让更多大学生看到乡村的改变、了解非遗传承,选择回乡就业,融入乡村振兴事业中……(彭茜、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