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四川

不负时代,在青春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

2022年05月04日07:18 | 来源:四川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不负时代,在青春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

  青年精英团队铸就国之大器

  【名片】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装置研制团队,是一支自主设计建造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的高精尖青年研发建造团队。团队成员76人,35周岁以下青年57人,占比75%,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成员占比93%。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装置研制团队合影。受访团队供图

  【故事】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装置研制团队,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现在整个团队已转入系统完善、安装调试和实验阶段,工作节奏依然很快。”团队成员钟武律表示,收获荣誉意味着新的起点,大家都憋着一股劲,要做出更大的成绩。

  2020年12月,该团队建成“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装置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我国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为下一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聚变堆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造太阳”,科技感十足,这个词的背后,是一个世界前沿科技领域——受控核聚变。我国将开发核聚变能作为中国核能发展“三步走”(热堆—快堆—聚变堆)战略的最后一步。为了实现中国的“聚变能源梦”,这个团队毅然承担起我国最新一代先进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装置建设重任。

  其中要克服的困难很多,两个最有代表性的词可佐证。

  第一个词是“真空室”。真空室为HL-2M装置放电实验提供超真空环境,比宇宙密度还要稀薄好几个数量级,用来盛装上亿度高温等离子体。但是,因设计精度高、制造难度大等原因,团队被众多企业告知无法加工。“只能迅速将科学思维调整为工程思维,将科学设计参数细化为一个个可实现的工程图纸。”钟武律介绍,经过6年艰难探索,团队制造出我国首台D形截面特材双层双曲率薄壁件全焊接环状超高真空容器,相关工艺和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另一个词是“线圈系统”。线圈系统为HL-2M装置放电实验提供约地球磁场5万倍的强磁场,用以精确和稳定地控制上亿度高温等离子体。线圈制造原采用“利旧改造”的方案,但“全新研制”设计参数上能确保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过研制风险极高、创新可能失败。”钟武律说,面对两难选择,团队选择“全新研制”,最终首创国内最大运行电流强磁场D形比特板式可拆分环向场线圈,突破国内大截面外方内圆异形无氧铜管原有产能极限,多项工艺领先国外一流装置。(周洁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浩)

(责编:李强强、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