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服务企业供应链
成都双流始发成都首条至越南(河内)企业专列

人民网成都4月18日电 今日10点整,在火车鸣笛声中,满载兴发铝业(成都)有限公司共40个尺柜,约1000吨铝型材,总价值3200多万元的铝型材企业专列,在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的保驾护航下,从成都双流出发向着越南(河内)驶去,这是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开通的又一条国际物流大通道。
为本地企业开行成都发往越南的跨境直达专列,对成都来说是首次。这也是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发挥自身优势,更加精准服务企业供应链蹚出的一条新路子。成都(双流)—越南(河内)企业专列的开通,将进一步完善双流航空+西部陆海新通道网络布局,进一步助力企业抢抓RCEP机遇,密切成都与东盟的国际贸易联系。
新增物流通道,带给贸易双方更多利好
利用铁路向越南客户发货对兴发铝业(成都)有限公司的第一次。目睹专列缓缓离站,兴发铝业(成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缪兵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我们的客户可准时收货了;公司从此也可节省一笔成本。”
兴发铝业总部位于广东,中国大陆最早生产铝型材的企业之一,目前已在多个省份布局生产基地。当初兴发铝业选择双流,除了看重成都辐射西南的强大市场效应,也是源于航空优势影响下,对东南亚的对外开放桥头堡区位。
由于双流远离水运港口,加之以前铁路运输不发达。企业长期以来主要靠汽车,辅以航空向越南客户发货,相对单一的物流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
“航空运输时间很快,但成本很高;汽运时间和成本都难以保障。”缪兵说,借助汽运,成都到越南,理论上10余天可抵达,但往往不能成为现实,“铁运的企业专列让我们的产品在运输质量、运输时间、运输成本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成都至越南的路途,受天气、季节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冬季、节假日,沿途就会大堵车;加之疫情形势下,边境公路口岸通关效率影响,很难让货物准时交付。“在路上堵上一天,在口岸停留一天,对于我们企业而言都是成本。”这些年来,他们一直都在寻找更多的物流方式。此次选择铁路发货,计划时间是5—7天,节约30%左右的时间,并降低成本20%,对企业而言起到了1+1>2的效果。
同时,汽运难免会出现颠簸导致铝型材挤压变形、表面刮花,事后企业都需要通过空运紧急给客户发过去。因此,铁路运输不仅对产品多一份安全保障,还能避免企业不必要的开支。“铁运集装箱便于装运,道路平稳,产品的交付完整率基本达到100%。”缪兵说。
此外,为了避免产品运输受到疫情、节假日、冬季雨雪天气等极端情况的影响,还极大促进生产安排。专列开通后,对客户和企业在生产安排上有调整,在客户方面可以集中批次进行订单下方,作为生产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集中生产,节约时间和成本。
稳定物流服务,提振企业投资信心
铁路运输带来货物流通效率提高的同时,还能带给客户极大利好。“我们的铝型材大多用于建筑,材料得不到保障,他们施工就要受影响。”缪兵说,对于越南的企业而言,要改变这个现状,有两种方式:要么选择本地货物;要么储备更多材料。这两种选择看似可行,实则无法实现。
因为,中国铝型材因物美价廉深受全球客户青睐,仅以兴发铝业而言,在越南的市场份额就达到了4万吨,已是深受越南人民喜欢的第一大品牌,短时间内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受企业实力及工程规划设计水平影响,如果大量储备建筑材料风险性也不小。
“一方面大量提前储备材料会造成财务压力;另一方面,如果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设计调整,就会造成建材耗损。”缪兵说,考虑到物流因素带来的制约,为了更好服务市场、满足客户需求。早在几年前兴发铝业就启动了在越南布局生产基地的计划,并在2020年前完成了前期相关工作,后面是因疫情影响才搁置了其计划。
除了这些,稳定、更便捷的物流保障,还能带来企业生产效率提高。据了解,铝型材的生产方式是按订单组织,以往兴发铝业(成都)有限公司组织汽车运输,单批次发货量都在300吨左右,给企业生产造成了不小挑战。
“比如说300吨的产品,要涉及30个类型,因为不同产品生产之间的设备、技术转换,不仅提升生产组织压力,还会降低生产效率。”缪兵说,现在借助铁路运输,每次发货可达到上千吨,越南客户根据生产进度及时下达订单,兴发铝业再及时生产、及时出货,标志着一次生产中,企业的更高效率可直接带来运营成本的降低。
“有了铁路运输做保障,不仅更坚定了越南企业坚定选择‘中国造’的信心,而对于兴发铝业坚定在双流的投资,也将起到推动作用。”缪兵说,目前兴发铝业(成都)有限公司的年产能力是13万吨。为满足市场需求,并瞄准双流的区位、功能优势,该公司正追加投资,扩建双流生产基地,预计年内会达到17—18万吨生产能力,今年选择铁路发货的量,预计有5万吨以上。可以说,有了家门口这个铁路物流通道作依靠,兴发铝业坚定在双流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优化国际供应链,助力川企开拓东盟市场
开通中越国际班列,并在成都首次针对某一企业发出专列,这是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投运近半年来的又一创新举措,将更好满足企业对供应链稳定保障的需求。
自去年投运以来,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针对本地企业全球化采购、全球化生产和全球化销售的供应链体系特点,先后开行了经磨憨口岸至老挝万象、经钦州港至菲律宾马尼拉港等多条直达东南亚的国际班列线路。截至到目前,共开行52列国际班列、1937标箱,货物进出口总价值3.2亿元人民币。
特别是今年以来,双流持续创新,不仅开通了中老国际班列首个“数字贸易班列”,加速“数字贸易港”建设。本月,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还与自贡、广元、遂宁一道实现了“四川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多点齐发。借助空铁国际联运港,双流发挥“航空+”优势,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切实为广大企业架设起了一座深耕东盟市场的桥梁。
根据最新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达1.35万亿元,东盟再次取代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这背后既有复杂国际形势下带来的贸易新选择,也有RCEP实施后带来的新机遇,但都为企业深耕东盟市场提供了巨大市场机会。
“这种形势下,国际供应链需求必定增长,双流围绕企业全球供应链布局,并提供多式联运供应链解决方案,必定为企业走出去,深耕东盟市场,产生巨大意义。”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现代物流中心副主任李彦林表示,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通过开通至越南(河内)企业专列,持续优化国际链供应服务,将进一步凸显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航空+”西部国际贸易新通道优势;将带动区域供应链成本降低,对地方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及推动“建圈强链”产生积极意义。
受到疫情影响,中越公路口岸经常出现关闭或者管控情况,给企业产品运输带来极大不便。中远海运物流西南大区成都公司副总经理刘学礼表示,通过企业专列,规避了公路口岸关闭带来的影响,从货物安全和疫情防控上,保障了企业物流供应链的稳定,也改变了原来的物流模式。最重要是结合了企业本身的订单需求和运输时间节点的需求。不仅为企业提供了针对性的物流解决方案,还能为企业能够提供更为高效的物流环节的服务和更为经济的物流成本。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开通了经凭祥口岸到越南河内、经磨憨到老挝辐射东南亚,经钦州港辐射整个泛亚地区的多条多方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不断完善的航空+西部陆海新通道产品体系,为企业提供了更为稳定的国际供应链服务保障。”成都空港现代服务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双莉表示,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将进一步围绕企业在需求,不断完善航空+西部陆海新通道体系,为企业开行更多的定制化国际班列,结合贸易订单和生产实效,为企业提供稳定的供应链的服务保障。
“成都作为国家西部中心城市,及时打通单项发展的国际通道,加快建设、积极开辟国际线路,对于重塑成都国际枢纽地位,加强东盟各国合作、产业布局、市场开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李彦林说。(王凡、实习生吴舒婷)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