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联动看大运:成都地名里的体育典故

还有不到一百天,成都大运会就要召开了,蓉城的体育氛围日渐浓厚。
一直以来,成都都有着很好的体育传统。她是一座体育文化蕴藏深厚的城市,这从一些建筑名里就能看出来。比较直接的,如“省体育馆”“成都体育中心”“四川体育大学”,人们一眼就看出其和体育的联系;还有一些半直接的,如“跳伞塔”也能让人们联想起体育运动。但还有一些地名,表面看着和体育没有关系,背后却藏着和体育有关的典故。
“爱成都迎大运”海报。四川省文旅厅供图
青城山上有个青城派,在武林中非常有名。它不但存在于一些武侠小说中,也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武术门派。在文学世界里,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都写到了青城派,新编传统评书《五凤朝阳刀》里也有青城派。在现实生活中,青城派也是人才辈出。如武术名家刘绥滨传承推广青城太极养生动功六式,为推广体育运动做出了贡献。
猛追湾名字里也有体育。故老相传,这是大慈寺僧兵猛烈追击张献忠的地方,所以叫猛追湾。既然是追击,那就至少要涉及两个体育大项:武术和田径。这次成都大运就有这两个项目。广泛地说,追击这个事包含了很多的体育项目:短跑、长跑、跳高、跳远、游泳、铅球、铁饼、标枪、散打、拳击、摔跤等等。因为想追就得能跑,短跑追不上就得长跑,遇墙跳高,遇水跳远,水面宽了还得游泳,扔石头砸人像投铅球,飞瓦片砸人像甩铁饼,掷枪矛扎人像掷标枪,追上了还要近身格斗,拳脚摔打一起上……可以看出,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很多都是从古代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军事生活中发展来的。现在在国际军事体育界有个著名的项目叫军事五项,其实和猛追湾的典故是很像的,猛追猛冲猛打,只是不直接对抗而已。
东安湖体育公园。中国五冶集团供图
在成都北郊有座凤凰山,从前不叫这名。据说,三国时期刘禅在这里学习射箭技术后,很长时间里它叫作学射山。现在的凤凰山公园,也有明显的体育风格,爬山、散步、羽毛球、骑车等等运动方式受到群众的喜爱。
刘禅就是人们熟知的“扶不起的阿斗”,“创造”了“乐不思蜀”典故的那位皇帝。在《三国演义》中,他随着赵云在百万曹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经历了最真实最炫酷的体育锻炼,具体项目包括武术、马术、击剑、射箭等。无奈刘禅终究不是赵云,虽然学了射箭,但是武艺不高不说,性格也远不如赵云的坚韧刚毅。
成都有个武侯区,是纪念武乡侯诸葛亮而设立的。一般在人们的印象里,诸葛亮是个柔弱读书人的形象,智慧无双但是武功不行。这可能是个误解,因为诸葛亮的身上有一些运动员所应该具备的先天因素和后天表现。
首先诸葛亮的祖先葛婴,是陈胜吴广起义军中的一名将军,武力值肯定是不低的。后来葛婴被误杀,其后人逃到山东诸城,这才改性为诸葛。其次,诸葛亮是山东琅琊人,有山东人较强健的体魄是可能的。诸葛亮之所以54岁就辞世,后天辛苦操劳是主要原因,用现在的说法是长期身心劳累焦虑导致过劳而死。他在《出师表》里写的“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这句话,告诉了后人诸葛亮英年早逝的原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忠心为国的真实写照,绝非漂亮话。第三,诸葛亮有不少的发明创造,有一些就和军事及体育相关。比如木牛流马搞运输,不懂点人体运动学和机械科学是搞不好的。更神奇的是诸葛连弩,它堪称古代重机枪,发明者也是要有足够的体育运动学问的。
龙泉山桃花。刘斌供图
青白江区城厢镇有一座邓公楼,是当年川军将领邓锡侯等研究出川抗日的地方。川军战士们身负家国责任,穿着短裤,脚蹬草鞋,长途行军几千里去抗日救国,这种英勇壮烈的行为需要体育做基础,但是其意义早已超越了体育,升格为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没有机械化运输的川军战士,只能靠双脚“竞走”长途行军去争取胜利,去争取国家民族的前途。这种“竞走”的目的,不是夺得赛会金牌,而是保卫国家安全。
成都还有很多地名,与体育有着内在的联系。比如黄忠村,是纪念三国神箭手黄忠的;马超西路,是纪念三国名将马超的,马超不但自己枪术厉害,手下还有一支使用标枪作战的部队;青羊宫、少城公园,在民国时期是著名的武术胜地;水井坊,看名字会想到白酒,但是它联系着一支曾经叱咤甲A的劲旅四川全兴足球队……透过这些地名,人们仿佛可以看到成都的体育史,感到成都的体育荣光。
成都有安逸的生活,也有奋进的精神。成都大运会把二者结合起来,会推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更快发展。“成都开大运,成都有大运。大运靠国家,祝中华大运。”一位网友的话,代表了千万成都人的心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